广州乞巧文化将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国友人穿汉服逛七夕园,体验中国传统七夕节。-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外国友人穿汉服逛七夕园,体验中国传统七夕节。

 

■广州乞巧节举办乞巧作品义购活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州乞巧节举办乞巧作品义购活动。

 

      天河区正在准备和策划,专家建议与外地“打包”申请

 

  “乞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本来已经濒临绝境了,是天河区将乞巧文化抢救出来,如今又得到发扬光大。”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广州乞巧文化节可谓硕果累累。乞巧节期间,前来参与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透露,广州乞巧文化将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表示,希望“天河区做带头人,联合广东各地,甚至甘肃、港澳台等地一起申请”。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珠村巧姐制作的乞巧微型工艺品累计已达到数万件,吸引了共2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同时得到了兄弟省、市以及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响应,珠村由此也获得了“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美誉。2011年,广州天河乞巧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河珠村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记者了解到,关于珠村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河区目前正在准备和策划。

 

  “如今,村里多个古建筑已经被挂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广州市传统乞巧文化的传承人、珠村村民潘剑明告诉记者,珠村是广州市具有最多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村落,目前共有17处区一级文保单位。

 

  ■珠村乞巧17年


  昔日闭门偷摆供案 如今多地精品赛艺

 

  8月2日是农历七月初七,天河区珠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事——乞巧节。下午4时,正是大雨前的闷热天气,而乞巧苑里正在举行的游园活动因节目丰富,仍吸引了大量游人,资深村民、乞巧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潘剑明忙得脚不点地:解说、主持节目、接待媒体记者,如同往年一样。17年了,潘剑明见证、推动着珠村乞巧文化一步一步向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迈进,可是他向新快报CBD记者回忆说,当初第一次“拜七娘”时,村民是在一个祠堂里关起门偷偷进行的。

 

  1998年


  4名巧姐祠堂里“摆七娘”

 

  “文革”中,珠村的乞巧活动被禁,当时的未婚女性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乞巧文化,以至于在“文革”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村中已经没有年轻女子会“摆七娘”、“谢七娘”了。

 

  “1998年,我的母亲谢丽霞联合了另外3名巧姐,计划将自己年轻时的手艺展示给年轻人看。”潘剑明告诉记者,因为害怕被别人批判为“迷信”,四大元老决定在一个祠堂里“摆七娘”,只通知亲戚,但没有通知潘剑明,因为他是镇干部,这样,祠堂门一关,外人不会知道她们在做什么。“谁也没料到,这个消息竟然‘不翼而飞’,因观众太多,可以容纳300人的祠堂挤得连门都关不了。”

 

  1999年


  “耕田人”展示精美供案

 

  1999年的七夕,谢丽霞等人再次“摆七娘”,这一次,她们通知了潘剑明参加。潘剑明看后感到十分震撼,供案精美到令人无法相信。“我问她们:‘这真是你们做的吗?你们只是耕田人哦。’”潘剑明回忆,几位老人家直接回应他,“我们现场做给你看”,真的当场就用米、谷做出精品。在被问到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露一手”给村民看时,几位老人家说:“我们不是做给人看的,是做给‘七娘’看的。”

 

  潘剑明明白了,传统乞巧文化是无价宝。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搜集、整理资料,准备向外界介绍珠村乞巧文化,并洗清这种文化蒙受的所谓“迷信”的冤屈。

 

  2000年


  乞巧文化获首次公开报道

 

  很快,2000年乞巧节到了,珠村村民为观看“摆七娘”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主办方不得不将活动地点改为以良潘公祠,这里面积达500平方米,比前两年“摆七娘”的祠堂大了一倍。而供案也由一台增至两台。

 

  这一年乞巧节,包括羊城晚报在内的4家媒体派出记者来珠村采访,传统乞巧文化首次恢复、公开。“我担心媒体记者不了解乞巧文化,特地写了一张A4纸的新闻稿。”潘剑明说。

 

  新闻出街后,潘剑明买了100份羊城晚报,送给其他街、区的祠堂,打消他们的顾虑。“此前我找他们了解乞巧文化,他们甚至不敢让我拍照,生怕因‘宣传迷信’被抓起来。”潘剑明说。而在2000年珠村“摆七娘”后,其他区的一些街道纷纷表示会在次年举办乞巧活动,“这样的传统文化,我们也有!”

 

  2005年


  举行首届广州乞巧文化节

 

  “2001年增加了八社这个‘七娘点’;2002年增加了七社;2003年增加了文化社;2004年增加了北帝庙,还恢复了两个家庭乞巧……”潘剑明如数家珍地说,珠村的“七娘点”越来越多,引起了天河区委宣传部、珠吉街道的重视。珠吉街文化站干部杨静和从广州市社科联到珠吉街挂职的杨茹进行深入调研后,策划在珠村举办珠吉街乞巧节活动,相关材料层层上报,最后上报给广州市委宣传部,引起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的重视。2005年6月,陈建华来到珠村调研,正式将珠村的乞巧节命名为“广州乞巧文化节”。此后,广州乞巧文化节每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十届。

 

  此前,珠村乞巧主要依靠民间力量。潘剑明举例说,就连解说时使用的喇叭,都是他自费购买。从第一届乞巧文化节开始,政府大力支持,协调、引导、投入资金,传统文化的发展进入加速度时期。

 

  2009年


  市委赠传承人“金喇叭”

 

  2009年乞巧节,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珠村和村民一起过节。临上车前,汪洋握着潘剑明的手,嘱咐在场的人“要把乞巧节打造成品牌”。“然后他指着我,风趣地说:‘也要把你打造成品牌。’”潘剑明笑着说。

 

  此次陪同汪洋参观也让潘剑明有了一个小小的意外收获。“我用自己的喇叭为他讲解,效果不好。后来,广州市委送给我一个移动麦克风。”潘剑明说,有了这个“金喇叭”,自己宣传珠村七夕文化的声音更响亮了。

 

  2014年


  珠村软件、硬件大大加强

 

  当天与潘剑明一样,为接待忙得不亦乐乎的还有珠吉街文化站站长、乞巧文化节的另一名推手杨静。见证了整整十届广州乞巧文化节,杨静感慨地说:“设施建起来了,环境优化了。”

 

  的确,在政府支持下,珠村的硬件设施与15年前相比有了质的变化。2012年,珠村建起了七夕广场;同年,珠村公园增加了许多乞巧元素,改名为乞巧苑;今年,乞巧文化主题博物馆正式开放。

 

  珠村乞巧文化的软实力也增强了。今年七夕,珠村展出6台供案“大七娘”,还举办了赛艺会,选拔一批具有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作品到珠村展出,涉及地区除了广州,还有湛江、东莞、台湾。

 

  90后巧姐初长成 会补衣改鞋做道具

 

  从7月31日至8月2日,每天下午3时许和晚上8时许,在珠村的明德堂都会举行拜七娘仪式。一到表演时间,8名身穿传统节日服装的“玉女”就忙碌起来,玉女对拜、参拜昊天、洗手、上香、敬茶、唱乞巧歌,古老仪式的每个环节都要由这些90后少女来呈现,不能有一丝差错。8月2日下午,这些女孩再次熟练地为游客表演,她们的“教练”、广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陈志斌称,珠村已经有了新一代巧姐,“古礼”拜七娘仪式等传统文化将生生不息地传扬。

 

  在珠村,老一代“巧姐”已经七八十岁,现在只剩下六七位了,制作供案、主持仪式等事务,实际上就是由陈志斌等新一代巧姐来主持。

 

  记者了解到,在珠村小学有乞巧文化的传承基地。珠吉街文化站站长杨静说,传承人已经有约200人。

 

  陈志斌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还未结婚的时候,她就以“玉女”的身份开始学做供案。2003年,她嫁入珠村,就和一群年轻女子一起,一家一家地拜师,向老巧姐学习。“当时学习的主要场地是以良潘公祠,先从最简单的米花、菊花学起,一直到最复杂的造型。现在,只要你拿出任何一个样本,我都可以做出来。”她说。

 

  如今,陈志斌也有了“学生”,珠村本地高中生、15岁的张婉仪和18岁的潘梓露就是其中两位。从7月12日开始,她们和另外6名“玉女”一起,在明德堂前的广场上接受陈志斌的培训。每天清晨排练仪式,持续两三个小时,天气变得酷热,她们就进祠堂做开幕式用的道具。“罗伞、凤扇等道具,很多都是她们亲手做的。”陈志斌说。

 

  两个女生的心灵手巧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补衣服,会用珠片绣朵小梅花,用碎布做蝴蝶结。”梓露指着脚上的绣鞋说,这双鞋原本太大不合脚,是她一针一线改好的。

 

  在90后巧姐们看来,乞巧不仅令她们好奇、觉得有趣,更是她们交友的良好平台。“小时候我就向奶奶学做过米花,将来我也会自己做供案,不敢说能超越老人家,但我会尽力做到最好。”梓露说。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