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何不打包申“非遗”

      在古色古香的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内,昨天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工艺大师及草根乞巧艺人齐聚一堂,为乞巧后劲发力把脉献策。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指出:乞巧后劲有力,应该把节日留给民间。

  “今年来比去年还受教育,广东有这么多地方在办乞巧活动,为什么不打包申报呢?这样不是能更好地推向世界吗?”在昨日的座谈会上,乌丙安认为,现在天河区对于乞巧文化发展的扶持工作越做越大,但距离向联合国申报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原因是未形成大范围的民间自发行为,且规模仍未巨大。

  乌丙安表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天河区组织的10届文化节不能作为申报元素。“凡是政府插手的,联合国不承认。所以要注意节日回归民间、要到底层。让居民每到七夕前后形成自发的民俗行动。”

  乌丙安还指出,广州乞巧节如想申请世界非遗,“一个村报世界‘非遗’恐怕不行。”他希望广州市能以天河为代表,逐渐扩大并邀请黄埔等地区加盟,在国家级别增加被保护单位。“未来联合申报,代表中国七夕节,把鹊桥会、牛郎织女的故事‘打包’来申报,不是能更好地推向世界吗?”

  相关新闻

  乞巧文化博物馆开馆

  筹建多年,展出有历代优秀乞巧作品的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随第十届广州乞巧文化节启动而正式开放。

  以珠村明代建筑、珠村大祠堂“明德堂”为核心的五大馆组成建筑群的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融乞巧文化展示、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目前该馆已对外开放约400多平方米的第一期工程,市民来到珠村,能够在此观赏历届优秀乞巧优秀作品。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