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追踪:新疆3女1男墓葬主人或为高级神职人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塔县发现2500年前拜火教遗址》追踪

 

  :继喀什吉尔赞喀勒墓地发现2500年前3女1男头骨后,近日,考古人员又在一座墓葬中首次出土代表拜火教核心文化内涵的鹰头墓葬,此次发现可证明之前发现的墓葬中头骨主人或为拜火教神职人员。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率领的考古队,在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曲什曼村东北的一个台地上发现一片吉尔赞喀勒墓地,在吉尔赞喀勒墓地A区标号为M1的墓葬中,出土了2500年前3女1男头骨,头骨墓葬位置位于A区最高点,表明墓葬主人身份十分特殊,但其具体身份仍需进一步考证(详见本报7月21日A14版)。

 

  7月21日,考古队又在紧挨M1墓葬坑旁的一个墓坑里发现了一个鹰头骨及细碎的动物骨头。

 

  “鹰头墓葬实际上是一个祭祀坑,作为个体来说,鹰头是这个墓葬的主角,但即使是主角,也是为旁边墓葬中的4具遗骨服务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说,“拜火教中最神圣的、最有代表性的真神是阿胡拉·玛兹达,他实际上是一个鹰身人首的形象,由此可以推断出,M1墓葬中的特殊人物一定是跟拜火教有直接关系的人员,有可能是神职人员。”

 

  阿胡拉·玛兹达,是古波斯人崇拜的最高神明,为拜火教的最高真神,原为古代波斯多神崇拜中的一个火神。

 

  “鹰的头骨可以看作是人们对鹰的崇拜,是对鹰的尊重,人们在随机获得鹰的骨骼后把最重要的部分拿来和拜火教中最重要的人物放在一起,如果拿现在的宗教对比的话,人骨墓葬里的主人应该是高级神职人员,而只有高级神职人员才有资格为火、为光明服务,而鹰也是我们地球上最接近光明的动物,从墓葬中首次出土鹰头的情况来看,都表现了墓主人身份的特殊,因为鹰是真神阿胡拉·玛兹达的标识。”巫新华说。

 

  巫新华说,整个墓地,作为拜火教的核心内容,鹰的出现以及它的单独埋葬、与黑白石条所处的位置等,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研究室主任吴艳春认为,鹰头在新疆其他地方是没有出现过的,但在一些墓葬中出土过黄金制成的鹰的图像、木雕刻成的双鹰环日的图像等,人们用最珍贵的金属或艺术头像来表现鹰,都表明了人们对鹰的崇拜。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