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艺术表现形式让金沙文化遗产“活”起来

      6月8日,为了迎接第9个中国文化遗产日,金沙遗址博物馆将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公益音乐会,演出弦乐四重奏与多媒体作品《金沙·找魂》。《金沙·找魂》和油画作品《金沙遗梦系列》、“太阳神鸟”紫砂壶、以金沙遗址为背景创作的历史科幻小说《血祭》、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音乐剧《金沙》等艺术作品,共同构成了金沙文化的多元艺术表达形式,让金沙的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金沙·找魂》音乐会的舞台不再是传统的LED屏背景,而是以77株真实的植物进行包装,生机盎然。在灯光的配合下,营造出3000年前古蜀金沙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场景。这是一场不再中规中矩,在大自然的包裹中进行的、最适合金沙的音乐会。

      舞美视觉艺术效果则主要通过投影来实现。将金沙标志性文物图案及演出背景视频投影到植物上。金面具、太阳神鸟……一一浮现在植物上,展现出神秘和原始之美,这是国内首次出现的投影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于金沙的文艺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2012年,著名作家、热映电影《让子弹飞》的原著作者马识途老先生为金沙遗址博物馆创作了两幅书法作品。马老一直关注金沙、喜爱金沙文化,便为金沙遗址博物馆创作了“太阳神鸟”等两幅书法作品。国内著名的设计大师和艺术家许燎原先生,也因为对金沙文化的喜爱,创作了一系列金沙主题的雕塑作品。巴蜀画派艺术代表人物,最具影响力的实力派油画家游晓林以金沙遗址为题材创作了油画作品《金沙遗梦系列》,以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为题材创作了《古蜀颂系列》。他的作品构思精妙、色彩梦幻,真实地再现了古蜀人在太阳神鸟祭中的图腾梦想。

      金沙遗址博物馆即将于6月8日举行中国文化遗产日公益音乐会《金沙·找魂》的消息一经推出,这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就受到了市民朋友的热烈追捧,门票被“一抢而空”。为此,博物馆特别增加了6月7日《金沙·找魂》公众预演场,让更多市民能欣赏到这个为古蜀金沙量身定做的弦乐四重奏及多媒体作品。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