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分流方案已获批 近期将公布
2014-05-30 11:32:44 作者:上官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近期,备受瞩目的故宫博物院在调整票价、安保机制等多方面做出改革,院长单霁翔更于日前晒出馆藏180余万件(套)文物的“家底”。29日,单霁翔通过邮件回答记者提问。他表示,故宫这些藏品中有上百万件需要进行修复和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此前拟定的游客限流、分流等方案则已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原则批复,近期便将发布,“我们对待文物必须有‘如履薄冰’之感,预计2015年故宫开放区域达65%。”
“执掌”故宫:首要责任确保安全 对待文物需“如履薄冰”
自2012年年初,单霁翔来到故宫博物院担任院长。回忆起两年多的任职经历,单霁翔表示,每一天的感受都是新鲜紧迫的,在不断的走访、研究和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细致、复杂和敏感,“可以说,故宫博物院开展每一项工作往往都深刻而多样地交织着‘两难’的问题,需三思而后行。”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首要责任是确保安全。”单霁翔面对故宫博物院这座有着89年历史的文化圣地,决心审慎决策各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法,“来不得半点浮躁。”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单霁翔曾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多次被赞学识渊博,但他仍然表示,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均是挑战。因此,单霁翔的工作从调查研究开始:向各位院领导讨教,了解分管工作情况;走访故宫博物院的32个部处,讨论当前工作,同时利用节假日拜访故宫博物院在职和离退休的著名学者、文物专家,“这些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很大。”
单霁翔介绍,2012年5月,故宫博物院提出实行“平安故宫”工程的建议,该项建议于2013年4月得到国务院批准立项,“这项工程我们计划到2020年完成。”
做好故宫博物院的工作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单霁翔并不否认这点,他甚至认为在一些方面仍有严峻挑战,“比如防火、防盗、防踩踏、防突发事件等永远是我们头上的‘紧箍咒’,对待文物必须有‘如履薄冰’之感。”
藏品陈设:2015年故宫开放区域达65% 慈宁宫或设雕塑馆
“如履薄冰”的单霁翔有条不紊地开始自己的工作。故宫是明清两代宫城,这座112公顷红墙黄瓦的皇家建筑群有着独一无二的地标意义和文化象征。在单霁翔看来,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据单霁翔介绍,故宫所拥有的180余万件(套)文物藏品几乎包含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所有门类,有上百万件需要进行修复和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未来将根据故宫的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将瓷器、书画、碑帖等不同门类的文物以原状陈列、常设陈列等形式呈献给游客。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断扩大开放面积,由2002年的30%增加到了52%。单霁翔表示,2015年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将达到65%,“届时拟开放慈宁宫、慈宁花园和寿康宫所在的西部区域,慈宁宫设为雕塑馆、慈宁花园和寿康宫则为原状陈列,还原古建筑的历史风貌;2020年开放区域将达到76%,更加壮美的紫禁城会呈献给观众。”
随着故宫博物院东华门保护修缮工程的竣工,单霁翔计划,未来将调整其作为故宫博物院古建筑馆,专门展示壮美的古代建筑群和精美的古建文物藏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区域可以创造条件对外开放。单霁翔以御膳房为例进行讲解,“那是一组体量较大的古代建筑,目前作为家具文物库房,但又处于开放区域,同时拥有宽阔的独立院落,因此计划将御膳房开放为故宫博物院家具馆。”
调控游客:以完整检测体系引导错峰游览 设3项分流方案
伴随故宫知名度的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参观,故宫接待能力受到巨大考验,调控客流成为首当其冲。除采取增加安保引导人员、网上预约等方式外,单霁翔透露,故宫还会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可通过网络购票体系实现在参观总量的控制下观众分时段进入,引导观众避开人流密集场所,并可通过手机查询各博物馆的参观情况。
检测系统的建立也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及时发现游客中的突发事件。单霁翔介绍,现场巡查人员可通过移动设备在现场拍摄巡查照片,填写处理意见;文物皆有自己的ID身份号码和报警装置,遇非法接触、移动会及时报警。
“观众动态监测系统已于今年5月份开始试运行,可实时反映故宫9个区域的游客人数,据此可通过预警方式启动观众人数控制紧急预案。”单霁翔预计,故宫博物院完整的监测体系将于2020年全部建成。
目前,故宫全年观众分布严重不平衡,旺季甚至曾出现18.2万人次的历史最高值。因此,单霁翔表示,采取适当的措施分流限流、进行“削峰填谷”已势在必行,“故宫博物院吸纳各方建议和意见,制定年票、主题免费开放日、单日内分流等3项方案。目前方案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并已经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原则批复,近期将向媒体和社会公众进行发布。”
责任编辑:小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