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嶝岛五百多年“文物林”满目疮痍(图)

老人帮忙补种荷兰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人帮忙补种荷兰铁

 

      在厦门大嶝岛田 社区的海岸边,有一片美丽的防护林,已经默默守护了村民500多年。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这片防护林满目疮痍,伤痕累累。

 

  7日下午,民盟厦门市委组织盟内企业,来到这里开展“同心”援建防护林行动,一天内种植了300多株荷兰铁。今后,他们还将继续来这里补种树木,努力将防护林恢复原貌。

 

  名贵树木几乎被砍光

 

  田墘防护林共有500多亩,由明代理学家、翔安人林希元始建,用于抵御风沙侵袭,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一片“文物林”。

 

  在这片防护林中,不乏黄连木等名贵树种。近年来,不少不法分子盯上了这里,特别是大嶝大桥通车后,不法分子盗砍树木更加“便利”。不少村民表示,不法分子砍树后搬上小货车,一溜烟开走,挡都挡不住。如今,防护林内只剩下不值钱的树种,稍值钱的树木几乎都被砍光了。

 

  此外,少数田墘村民也随意将防护林“圈占”,进行违法建设。现场,残存的防护林完全不成体系,东一小片、西一小片,中间是大片大片的荒地和被人为“圈占”的区域,其中还搭盖起多个棚户,用于石材加工等。

 

  补种300多株荷兰铁“救急”

 

  田墘社区是民盟厦门市委“同心”社会服务共建点,在了解到田墘防护林的现状后,民盟市委在市、区统战部门的支持下,发动盟内企业家,开展援建行动。

 

  7日,由宏旭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捐资近五万元购置的300多株荷兰铁,被种植在防护林区域内。荷兰铁是一种生命力强、适应性强、能抗台风的树种,很适合作为防护林。这批树苗已有3米多高,将来最高能长到10米。厦门现代名优果树开发公司等企业,也来到现场提供技术指导。田墘社区的村民听闻此事都非常高兴,村里许多老人卷起袖子,加入到植树队伍中。

 

  民盟市委副主委朱奖怀表示,这只是民盟援建的第一部分,有试点的性质,今后还将根据这批树苗的长势,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多次补植,努力恢复这片造福乡里的防护林原貌。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