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现两千年前巴人崖墓:洞壁刻神秘图案
湖北发现两千年前巴人崖墓 洞壁刻神秘图案
日前,记者在湖北省利川市建南镇一绝壁上,发现七个大小不规则的崖墓,相传为古代巴人放置棺材的地方。据专家推断,该崖墓距今约2000多年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现场直击
丛林绝壁上有7个崖墓
“我们老家一处绝壁上有七个崖墓,当地人称仙人洞,非常稀奇。”日前,记者接到报料后,专程赶往利川市建南镇益塘村一组,一个小地名叫金竹湾的地方。在当地村民李中英的带领下,记者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爬行,到达半坡上,前面没有路了,李中英手拿柴刀,从茂密的荆棘中砍出一条小道,可容人弯腰通过。前行不远,就来到40米高的悬崖绝壁处,李中英指着绝壁说,这里就是仙人洞。
记者手攀悬崖边的小树,脚踩着凸石,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动身体,前行数米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几个不规则的崖墓,全部用錾子在绝壁上开凿而成。第一个崖墓大约有6米长,1米宽,0.8米高,须得跪地爬行。仔细观察,石壁上雕刻有鱼、花等各种图案,古朴而简洁,有的图案非常神秘,无法分辨为何物。
再往前走,就来到第二个崖墓,该墓室约有5米长,石壁上的图案大致相同。站在崖边抬头一望,绝壁上还有几处墓室,呈四方形,墓室内很平坦,干燥通风,虽然年代久远,但石壁上的錾刻纹路依然清晰。
专家鉴别
古代巴人拾骨葬崖
今年62岁的李中英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在村里长大,以前砍柴时,经常爬进崖墓里玩,却没有发现棺材、骨头等物。当地人称其为“仙人洞”,由于仙人洞地处偏僻,所以没有遭到破坏。
利川市民俗专家谭宗派介绍,建南境内溪河交错,高山耸峙,是目前三峡地区古代先民二次葬崖墓集中呈现处,文物部门已发现数十处,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七孔子”崖墓。传说古人看到蛇死而蜕皮,人老、病置于高崖洞中,七天七夜,善者蜕去旧皮,重获美妙青春;恶者悲呼号啕,最后化为脓血。所以,当地居民一直把这些崖墓叫作“蜕皮洞”或者“仙人洞”。
谭宗派仔细观察了记者所拍摄的崖墓照片,通过图案鉴别,认定其距今约2000多年历史,属于古代巴人的崖墓遗址。《隋书地理志》载:“清江诸郡,多杂蛮左,其死丧之纪,虽无被发袒踊,亦知号叫哭泣。始死,即出尸于中庭,不留室内。殓毕送至山中,以十三年为限。选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拾骨必须女婿,蛮重女婿,故以委之。拾骨者,除肉取骨,弃小取大”。根据上述记载和实物,谭宗派认为,利川建南崖墓其具体安葬年代、方法虽有待进一步详考,但其葬制确属拾骨葬崖墓则是可以肯定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