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陵附近发现45座墓葬:或为兵马俑制作工匠

昨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专家去年在秦陵东5公里处发现45座秦墓,专家推测,这些墓主人应该是为秦陵建设服务的,秦陵出土的兵马俑、武器等文物或许就出自他们之手。

      昨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专家去年在秦陵东5公里处发现45座秦墓,专家推测,这些墓主人应该是为秦陵建设服务的,秦陵出土的兵马俑、武器等文物或许就出自他们之手。


  发现:45座秦墓均为单人屈肢葬


  2013年,省考古研究院在临潼区马额街道办事处冢王村西南清理发掘了一处古墓葬,距离秦陵5公里左右。


  经勘探,专家确定墓葬分布区范围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的区域。之后,在面积约6500平方米区域内,共发掘墓葬50座,其中秦墓45座,汉墓1座,晚期墓葬4座。


  45座秦墓中,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墓道洞室墓。考古发现,这45座秦墓均为一棺结构、单人屈肢葬。据专家介绍,“屈肢葬”是秦人墓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将身子蜷缩,一般双腿下部弯曲,分为仰身屈肢和侧身屈肢。


  “丽”字揭开墓主人身份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伟刚说,这些墓葬级别不高,但在出土的部分陶器上,发现了“丽”字的陶文,这对揭开墓主人身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在帝陵附近置丽邑;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移民3万家到丽邑。在丽邑里居住的,有修建秦陵的工匠,也有负责监管的人员,也有来自关东六国的人员,同时,还设置有军事机构。


  孙伟刚说,在出土陶器中发现“丽”字陶文,由此可初步判断该墓地为从属于丽邑的一处重要的小型秦墓地,是为秦始皇帝陵建设服务的。


  据专家推测,此次发现的这些秦墓,可能有的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修建秦陵的“项目经理”或者“工程监理”,也可能是制作兵马俑、秦陵文物的工匠,要真正确定他们的身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修建秦陵 为何设置“丽邑”?


  修建秦陵时为什么设置丽邑,丽邑里又都是什么人呢?


  据专家介绍,多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园及周边遗址墓葬中出土了较多的带丽邑等戳记的陶文,说明当时丽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侍奉帝陵是丽邑设立的主要目的,秦王政十六年,设置陵邑,是为修建自己的陵园工程做好充分保障。


  其次,设置丽邑也起着削弱关东六国的残旧势力,巩固秦帝国统一大业的作用。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将关东六国及秦国内部豪族大贾迁徙至丽邑。丽邑作为修建秦始皇帝陵的陵邑机构,其内设置的军事力量,起着监督修陵隐工刑徒的作用。秦始皇帝陵的修建工程,平时就多达几十万人,大部分为关东六国的自由民、刑徒等,一定数量军事力量的存在,当会保证这些修陵人在平时的劳动中不至于造反起义,这也正是几十万人修陵而未有大规模罢工或揭竿而起的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