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乡愁是文保工作者应有的文化境界

      中国文物学会4月29日在北京成立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旨在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表示,委员会将致力于提升社会各界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开展科学评估,探索保护方法,实施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合理利用。

 

  单霁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与古代文化遗存相比,由于在保护理念、认定标准、法律保障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体系,使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充满了挑战,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20世纪建筑遗产不断被拆除。他表示,今后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将在全面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为各类20世纪建筑遗产登记造册,还将根据保存状况划分风险等级,建立保护和修复体系,并关注保护和修复工作对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影响。

 

  “乡愁是建筑师和文物保护工作者应拥有的文化境界。”单霁翔说,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团队正在开创一个有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实际性文化保护工程,一定能够做成这件为子孙后代守得住“乡愁”的“人文城市”实践工程。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