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仿冒古城门:易误导人们历史认知

      南京市太平花园和龙脖子段城墙之间的道路上,复建的明城墙太平门已经初见雏形。然而该市住建部门却有点焦头烂额,因为文物部门正在一一约谈有关负责人。算上太平门,从2001年南京启动明城墙修缮以及风光带建设以来,明城墙沿线先后复建、新建的城门达9座,但根据举报,国家文物局已认定南京所有复建的城门均为未批先建,严重违反了《国家文物保护法》。(《江南时报》4月28日)

  这9座城门并不全是复建,像华严岗门、标营门、长干门,历史上就并不存在,连“仿品”都算不上。在短短的十三年内, 居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么多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城门,这自然是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准许与授意。曾经负责中华门东门、西门的建设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建中华门东门、西门,我明知道是犯法,但上面逼着干。”现在又在复建太平门,虽然文物部门在约谈相关负责人,但鉴于其他未批先建的8门的命运,估计文物部门还是难以抵挡其建成的步伐。

  南京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城市,这九座城门的建设,背后都有着发展旅游的影子,新建的九座城门都不同程度地起着连接各个景区与城墙的作用,让人感到背后有双大手在指挥。一些城市管理者发现了历史文化遗迹能带动旅游,带动GDP的增长,于是急功近利,热衷制造赝品,翻造古迹,劳民伤财,这种行为与直接破坏文物一样,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那些根本就没在历史上存在过又与古城墙连接一体的城门,容易误导人们的历史认知。而有的新建城门,更是在拆除了600多年历史的城墙的基础上建成的,是严重破坏文物的行为。当看到这样一座不伦不类的古城墙,真让人哭笑不得。

  这些严重违反《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行为,在南京这样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接连上演,人们有理由担心,未来第十座城门会不会又在古城墙上破土动工?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