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2》助山东省沂蒙煎饼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4月18日晚21:00央视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让山东省蒙阴县椿树沟杂粮面糊煎饼享誉全国,一部纪录片也打开了我们对家乡美食的味蕾。这几天,不少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自然围绕着沂蒙煎饼。4月22日,记者从山东省临沂市群众艺术馆获悉,他们将着手为沂蒙煎饼申遗。临沂市农委则表示,可以将沂蒙煎饼所用的食材申请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保护。

  群众艺术馆馆长王志选告诉记者,沂蒙煎饼作为一项传统的沂蒙手工艺制品,目前还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舌尖2》的热播,让全国人们都了解了沂蒙煎饼以及沂蒙人的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当然,早在《舌尖2》热播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着手将其申请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上报省里,报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志选说,通过申报非遗,能很好地梳理沂蒙煎饼的历史起源、发展和传承等脉络,同时,保护这项传统的技艺。

  市农委工作人员表示,煎饼并不在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范围之内,但是,沂蒙煎饼所用的食材,沂蒙特产杂粮、小麦等等却可以申请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这里所说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目前,全市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就有31个,蒙山蜂蜜、孝河藕……而这些优质农产品都能成为舌尖上的美味食材。每一项食材背后,都有一段沂蒙人为生活而努力奋斗的身影。

  一部《舌尖》,将为沂蒙煎饼“斩获”两个品牌,也将成为对外打响沂蒙特色饮食的金字招牌。同时,由沂蒙煎饼这张金字招牌,也必将引起人们对临沂传统手工技艺以及其他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广泛关注。

      31个临沂地理标志农产品个个有故

  蒙山蜂蜜、孝河藕……你知道几个?

  《舌尖2》开篇西藏波密,19岁的白马占堆爬上高高的树头取蜂蜜,而你可知道,植被茂密的沂蒙山深处,曾被蜜蜂扎得满是脓包的沂蒙养蜂人采集了纯天然的桃花蜜、苹果花蜜、槐花蜜,为人们所享用;你还在为《舌尖2》贵州雷山制作腌鱼用的糯米而流口水吗?地处苏鲁交界地的郯城,水源充足,光照时间长,盛产的姜湖贡米晶莹剔透似玛瑙,色如白雪赛金丹。

  临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广阔,莒南绿茶、大店草莓、蒙山黑山羊等3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你知道几个?而这些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仅仅是全市可保护资源的一小部分。

  名称解释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工作,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审查和专家评审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的受理和初审工作。农业部设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专家评审。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