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3处“不可移动”清代文保建筑蹊跷被拆

南京3处“不可移动”清代文保建筑蹊跷被拆-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南捕厅3处“不可移动”的清代文保建筑蹊跷被拆

 

      昨天,有市民向扬子晚报爆料,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有3处保护建筑被拆除。记者调查发现,三处建筑分别是绫庄巷3号、大板巷23号与27号,都是清代的古民居,并于2011年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这是一个月内,继大板巷75号违规维修后,南捕厅片区又一起被曝光的毁坏文物事件。与大板巷75号被偷偷搭上脚手架不同,这次3座民居已经被全部拆除,夷为平地,消失在拆迁工地的瓦砾堆中。 扬子晚报记者 宋南飞

 

      民居历史悠久

 

      老城南居民回忆:“房子有好几进,还有天井、厢房”

 

      寻找消失的建筑,除了查看老版本的规划图纸,只有住在这里多年的老居民才能记住它们。目前南捕厅片区搬迁改造,还有100多户老居民没有搬走,他们就成了3座古屋存在的见证者。

 

      绫庄巷连接大板巷、评事街,东西向,小巷最东面、与大板巷的交界口,进入约20米,是一座两层青砖房。“这里是绫庄巷5号,3号原来就在隔壁。”青砖房里还有居民没搬走,他们告诉扬子晚报记者,3号在围挡边电线杆的位置,原来是一座两进的民居,中间是天井,左右配置厢房,经典的老城南式。“我们邻居家关系特别好,经常去玩,房子是去年10月份拆的,之前一共住了3户人家。”现在这里已经是拆迁后经过清理的工地。瓦砾堆已经被推平,被黑色防尘网严实盖住。

 

      另两处古屋大板巷23号、27号,则是在大板巷南段,与升州路交界口的地块,与绫庄巷3号同样的下场——被夷为平地。据大板巷33号居民介绍,这两处房子原先位于33号南边一点,是临街的。“有好几进,宅门口还有精美的石雕屋檐,拆了也有一段时间了。”

责任编辑:小赖 (本文为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