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保护,让非遗活起来

b8ac6f29eb3314baa6a507.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朱炳仁铜雕艺术。

 

b8ac6f29eb3314baa6a808.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振兴祥中式服装的花扣盘扣。

 

      强化“自我造血”功能 实现非遗“活态传承” 

 

      到奎元馆吃碗虾爆鳝面,或是在胡庆余堂药馆把脉抓药,或是到景阳观买份酱菜,你也许想象不到,一个很生活化的场景,正促成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一次“活态传承”。

 

      在上城,“非遗”项目并不只待在博物馆里陈列展示,也没有养在“深闺”不沾烟火气,而是走进了普罗大众的生活,不断在创新中加以传承。

 

       “对于非遗保护,如何延续其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对挑选出来的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将其打造成特色产业,强化其‘自我造血’功能,真正实现活态传承。”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一语中的。

 

      通过行之有效的探索,上城非遗在“生产性保护”中焕发生机。

 

      一家中式服装厂“逆袭”成长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颁奖礼仪小姐的服装吸引了世界各国观众的目光。蓝白相映旗袍式长裙,飘逸秀美,被誉为“会行走的中国瓷器”,让全世界为之惊艳。这款巧夺天工之作出自杭州利民中式服装厂,其采用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祥中式服装传统制作技艺”制作而成。大襟、立领、一字扣、镶、嵌、滚、宕、盘……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服饰风格的技艺,代表了中式服装制作的一流水平。

 

      社会在前进,“振兴祥”在发展道路上也遭遇瓶颈。于是,他们请老技师回厂传授特色技艺,培养中青年传人;对“振兴祥”品牌的吊牌、合格证等配套饰件重新进行设计提高。

 

      如今,通过师带徒、强化创作与质检过程中指导、组织公司内部技艺交流和业务培训及艺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先后培养中式服装技艺人员20余名。

 

      该企业正在规划建一个集文化创意、旅游、中式服装和技艺展览展示、设计生产制作为一体的文创基地,让游客体验中国的旗袍文化。

 

      培养技艺传人 提升传承能力

 

      在上城,生产性保护非遗不断取得突破,一些年龄偏大的代表性传承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大批濒危的传统技艺重新获得了生产实践的机会;在市场上大量流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可谓异彩纷呈,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目前,上城区非遗保护工作已初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保护机制多元的格局,开始出现“传承能力增强、项目业态扩展、品牌影响提高、资源利用延伸”的态势。

 

      一条河坊街串起“非遗”产业

 

      在杭州,要说到中华老字号最集中的地方,莫过于河坊街了。叶种德中药堂、方回春堂、状元馆、王星记、知味观、张小泉剪刀……这条1800多米的繁华市井之地,是非遗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是非遗产业的集聚之地。

 

      河坊街入口,一座青铜民居坐落于此。这本是一座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改造后的整座房屋内外除立面墙和地面外,门、窗、屋面、立柱、家具等全部换成了采用中国传统铜加工工艺制作的铜质结构和装饰。

 

      根据人们的喜好,杭州铜雕技艺进行了改良,研发和推出了一批适合当今社会群体的文创礼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

 

      不仅仅铜雕技艺,在河坊街上,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吴越人家蓝印花布等一批产业化基地“落地开花”,涌现出多个依靠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生产的企业、经营户,打造了一条非遗产业集聚的历史文化街区。

 

      弘扬非遗文化 发展产业集群

 

      下一步,上城区将继续深入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在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和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等地继续发掘传统非遗资源,发展建设以传统技艺为主的文化产业功能区。同时要继续加强对有丰厚传统非物质文化底蕴的区域采取整体保留改造的形式来规划,建立保护基地,尽量以生态的、活态的方式来保护。

 

      随着挖掘文化特质,走活态传承的路子,上城的非遗文化产业之路将越走越宽。

 

      上城区共有五级非遗名录80项,其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3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项。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