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生存入绝境 文物法规定成最大制约
坐落在秦岭脚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古都西安地下全是宝,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当地农民一锄头挖出来。这片土地实在太神奇了。”一位外地游客在其微博里写道。诚然,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古都西安浸润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不胜枚举,涌现了一大批书画大家、文化名人,民间收藏十分兴盛。而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全民收藏”现象,民办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也遭遇生存“尴尬”。
3月23日,星期天。家住西郊的张女士一家在汉城湖游玩,无意中进入一所博物馆。这所博物馆里竟收藏了从先秦到近代的各类“牛”文化藏品。“很震撼,肯定是收藏了很多年,其中有很多曲折动人的故事吧。”张女士说,博物馆的藏品之丰富,出乎她的想象。
民办博物馆悄然兴起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647个,占博物馆总数的16.7%。而在西安,一批热爱收藏的人,也在用建立民办博物馆的方式守护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藏品: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秦砖汉瓦博物馆、皇家艺术博物馆……各种民间藏品穿越时空,带着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气息直面世人,展示着无法抵挡的人文魅力。
“这件叫鸡首壶,这是石榴樽,无论是色彩和器型,都有着浓郁的西域风格。石榴樽是上世纪80年代我到基层演出时淘来的,那个时候只是觉得好看。”3月21日,任经文牛文化陶瓷博物馆里,馆长任经文指着他手中的藏品说:“还有这个骆驼,是我早期走南闯北时收藏的。”
据了解,西安有很多收藏爱好者创办了各类民办博物馆。占地近500亩,收纳了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以及近万件拴马桩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凝聚着院长王勇超半生的心血。
“最初是在渭北地区,看到当地一些人盖新房,将老民居推倒拆毁,我心里沉沉的。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都是老祖先手工艺和传统习俗的集中展示,我要把这些房子保存下来。”王勇超说,从最初的十几万一院到后来越来越高的价格,他走上了一条抢救民间收藏的“不归路”。
“过程的艰难无法言说,加上那时还没有政策支持。”王勇超说,当时所有人都反对他,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那些古民居怎么处理?”记者问。“最初放在偏僻的地方,保存起来。”王勇超无奈地说:“资金有限,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
“那么多拴马桩,没有完全一致的。上面的石刻图案很有讲究,‘马上封侯’‘辈辈有侯’等等,都是院落主人的身份象征和当地习俗、风情的见证,也承载了人们美好的期冀。”王勇超说,精美的石刻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增添了重要内容,是关中地区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
“二十一字瓦当”是截至目前中国古代瓦当中字数最多的一枚文字瓦当。现收藏于秦砖汉瓦博物馆。走进这家博物馆发现,“大飞鸿”“蟾蜍玉兔”“益年寿”等一件件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的瓦当形成了秦砖汉瓦的天地。“陕西是秦砖汉瓦的故乡,秦砖汉瓦是秦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博物馆负责人任虎成说,秦砖汉瓦是秦汉文化的重要符号,如实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和历史场景。
责任编辑:小赖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