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将有章可循 避免保护性破坏

      为了让文物保护有章可循,避免在保护过程中出现一些技术失误,从而造成“保护性破坏”,今日,山西省文物局宣布成立山西省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文标委)。据悉,此为全国首家省级文标委。

  山西是文物大省,据山西省文物局总工程师黄继忠讲解,全省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国保单位总数达452处,位居全国第一。此外,我省还有馆藏可移动文物121万件,其中珍贵文物54785件。黄继忠表示,把这些文物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怎样在保护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尤其是避免“保护性破坏”,需要一个专业标准。山西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此应运而生。

  什么是“保护性破坏”?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处处长赵曙光这样解释:“保护性破坏是指,在修复文物时出发点是好的,是想保护文物的,但最后却成为一种破坏。现在这样的‘保护性破坏’比比皆是。比如说一些村民,他们怀着强烈的热情,修复了家乡的某一处文化遗产,但却把现在人类共同价值体系里面认为是好的东西,给修复掉了,这就是“保护性破坏”。”赵曙光说:“对被列入‘国保’和‘省保’体系文物的破坏,都已遏制住了,但‘县保’以下,甚至未列入文保级别的,‘保护性破坏’情况就很严重。”

  文标委成立后,文物保护标准将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山西文物保护的特色,则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一个特色点。赵曙光说:“山西的地方特色突出,比如一些小博物馆,是依托于古建筑建立的。这类文物该怎么保护,后期的博物馆怎么利用,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契合点。”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