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文物“委身”车棚旁

      2月中旬,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阳通过网络呼吁:关注北京圆明园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刘阳称,圆明园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在北京大学出土后,就被扔在一处自行车车棚旁,在露天摆放,没有对其介绍和保护。

  笔者于2月20日来到北京大学,按照刘阳的描述,在一处自行车棚旁发现两件西洋风格的石刻,周围没有任何遮挡和围栏。两件石刻一大一小,大石刻体积约为小石刻的两倍,通体都雕有西洋风格的精美花纹装饰。其中一件石刻上放着鸡毛掸子,另一件布满灰尘,顶端的小方洞内有钥匙、烟蒂、橘子皮等杂物。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阳介绍,这两件石刻是圆明园观水法遗址的西洋石刻构件。他说:“民国初年的老照片上就有这两件。原本有好多个,两个在这儿,还有一个跟小石刻一模一样的在圆明园内,就在西洋楼原址旁。”

  刘阳亲自到北大内观察过这两件石刻,看到石刻印记和花纹都是老的而断定两件石刻确实是圆明园的文物。他分析:“当年爱新觉罗·载涛修花园,把圆明园的观水法石牌楼和这石刻一块儿搬到他们家了。上世纪70年代,石牌楼回到了圆明园,但这两件石刻当时没被发现。2012年北大在朗润园盖楼,这两件才出土。”

  石刻如今被放在北京大学内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东侧,靠近自行车车棚,车棚主要由博物馆的人使用。该博物馆物业负责人称,博物馆装有监控,可以对这两件圆明园的石刻进行监控。

  博物馆物业公司的李经理说:“两件石刻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内施工时发现的,当时施工队请示领导后,就移到了这儿。这应该是圆明园里的东西,放在别的地方不合适,放我们这边还挺合适。”

  文史专家不满保护现状
  刘阳对北大对西洋石刻的处理方式并不认同。“现在这样放置根本就不叫保护,现在谁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200多年历史的文物,如何保护?如何展示?现在西洋石刻被放在自行车棚子旁边,没有什么保护措施,磕了碰了谁负责任?”

  刘阳表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不能有任何马虎。他说:“我认为石刻有两个保护途径,一个是进博物馆好好保护并展示;另一个是还给圆明园,让它回到故乡,回到它应该回的地方。”

  据刘阳介绍,与西洋石刻同时出土的还有“断桥残雪”等两个石牌坊,现在被立在北大校园内。此前,北京大学曾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断桥残雪”等石刻构件确为圆明园流散石构件,是北大校园的组成部分。

  据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专家在朗润园发现了比较完整的“断桥残雪”等遗存遗迹,依据北京市文物局“对于已构成国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圆明园的文物”。应以保护现状文物保护单位的整体性为主”的规定,将进行妥善修复和发现地原址恢复工作。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