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怒波:挪威博物馆对中国友善 归还文物不因为钱

0087330e6c1314655b2549.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此次文物回归促成者黄怒波。

 

0087330e6c1314655b354a.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圆明园7石柱9月回国


      归还方为挪威一博物馆,黄怒波资助对方160万美元

 

      今年9月,根据中国和挪威的一份民间协议,流入挪威的7根圆明园石柱有望回归中国。

 

      促成此次协议的为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他已资助1000万挪威克朗给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并希望后者能将圆明园石柱归还中国。

 

      KODE博物馆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该博物馆共有21根圆明园石柱,根据与中方签订的协议,今年9月,第一批7根石柱将运至北京。

 

      昨日,黄怒波称,这批石柱将在北京大学赛古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

 

      回归是否会继续?

 

      根据中坤集团内刊《中坤集团报》显示,去年12月12日,集团与挪威KODE博物馆签约,“此次合作将积极促成挪威民间收藏的中国艺术藏品重回祖国怀抱。”

 

      据KODE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馆内有约4000件中国与东亚的文物藏品,其中有21根圆明园石柱,但因场馆限制,只展出7根。

 

      剩余中国文物是否也将归还?KODE博物馆高级顾问海德表示,归还7根石柱的事宜正在按照第一份合约内容执行,“我们可以期望,以后可能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但需双方协商,然后签订新协议。”

 

      昨日,挪威外交部发言人对KODE博物馆的决定表示赞同,但挪威政府并未参与归还的项目,不过,对最终的“欢乐结局”感到高兴。

 

      谁促成这次协议?

 

      据媒体报道,这些石柱是约翰·威廉·诺尔曼·蒙特在1907年至1935年间捐献给KODE博物馆的。KODE博物馆是欧洲规模最大的中国文物收藏馆之一。

 

      但去年1月,一起盗窃案致该博物馆损失20多件中国展品,而这已是该馆中国收藏品近年第二次被窃了。

 

      对圆明园流失文物颇感兴趣的黄怒波获悉后,向KODE博物馆资助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160万美元),作为后者修缮中国艺术藏品展位计划的一半资金来源。

 

      不过,KODE博物馆新任馆长卡琳·汉斯波认为,博物馆方面并非仅仅因接受黄怒波捐赠而将圆明园文物归还中国,“黄先生的捐赠仅是加强双方进行学术研究,并将用于KODE博物馆的中国藏品展览及修复”。

 

      卡琳·汉斯波解释说,归还圆明园大理石柱也是KODE博物馆迈出的第一步,博物馆方面希望以此来加强和促进中国与挪威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学术研究。

 

      据其介绍,博物馆方面、挪威政府和卑尔根市政厅已决定将出资加强中国藏品安全性维护,应对中国藏品两次遭窃一事。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