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鉴定能力惹争议

      2013年中秋之夜,收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822 .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竞购得苏轼的《功甫帖》。随后计划于2014年在即将开馆的龙美术馆(西岸馆)中展出。但2013年12月21日,《功甫帖》被上海博物馆三位研究员公开质疑为伪本,引发圈内的强烈震动。

  近日来,随着刘益谦的三次公开声明和上博三位专家报告的出炉,《功甫帖》事件持续发酵。从目前来看,市场人士屡屡发声,而文博系统除了三位专家的报告,却鲜有发声。对于最终的结果,现在依然没有定论,但这场文博系统专家和市场专家的论战,从某种程度上也引发了公众对文博系统研究能力的质疑。

  “中国拍卖第一人”祝君波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几十年来,我们把民间的鉴定家视为生意人,把博物馆的鉴定家视为文化人,互不往来,互不交流。”但《功甫帖》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状态。民间鉴定家的观点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上广为传播,而博物馆鉴定家却在发出质疑后三缄其口。

  点评:这场论战让人不得不抛出疑问:中国博物馆的话语权和学术研究能力是否在削弱?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