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中国买家偏爱高价稀有艺术品



      凤凰卫视12月12日《文化大观园》,以下为文字实录:

      马未都:内地投资途径缩减商人扎堆艺术品

      解说:拍卖会上企业大佬频频出手,有钱、任性,过亿天价屡见不鲜,是炫富?是投资?还是另有目的?

      马未都(收藏家):你只要不花,这个钱根本没有意义。

      解说:天价收藏又是否物有所值?

      马未都:有一种声音说呢,这画一辈子值不了这钱了。

      2014年,美国当地时间11月4日晚,在纽约某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备受瞩目的梵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以550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6176.5万美元,约人民币3.77亿元。随后证实,这幅画的买家是中国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的董事长王中军,属于个人投资行为。而这幅画,也创下了中国藏家海外竞拍西方艺术品中的最高拍价。名人收藏并不少见,以娱乐圈为例,赵忠祥为了收藏特意建了私人会所,据早前业内人士保守估计,总价值超过了五亿,热衷紫檀的成龙家中紫檀木的价值也有数亿人民币。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机构高调涉足艺术品收藏。近年来,中国买家在国际拍卖场上表现出色,并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大师级艺术家作品。2007年,刘銮雄出手3924.1万美元,拍得高更的名作《早晨》;2014年,知名餐饮集团董事长张兰以1046万美元拿下安迪·沃霍尔的《小电椅》。

      中国的企业家频频出手,除了“有钱、任性”,这些大佬们出手的原因究竟为何?是炫富?是投资?还是真应了洗钱等等传言?在全球经济并不好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应该如何理解?为此,我们来到了观复博物馆,马未都先生请教。

      王鲁湘(主持人):马先生您好,最近两年呢中国的经济形势并不是特别好,尤其是今年,所以也影响到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就是明显的艺术品市场中国国内是一个萎缩状态。但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我们国内的有一些藏家却频频在这个国际拍卖会上头出手啊,然后拿下一些这种所谓世界顶尖的一些作品啊,而且创下的这个天价。这个,您怎么看这样一个现象?

      马未都:就是说我们近些年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创高价是吧,创高价两类作品。一类作品是我们的本土作品,比如鸡缸杯。第二类呢是西方的作品,主要是西方的就是说绘画,就是梵高、毕加索是吧。

      王鲁湘:印象派这一类的。

      马未都:对,而且主要是梵高、毕加索中国人耳熟能详,你再说个换个人都不灵。你比如中国人要想你让他花大价钱去买马蒂斯什么这个,他首先不是自个儿知道,他要求是我买这张画。

      王鲁湘:全世界都知道。

      马未都:都知道。

      王鲁湘:全中国都知道。

      马未都:对,对,对,他必须是这个概念。所以最近在中国经济持续低迷这么两年了吧,然后频爆高价呢这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给我的感受是呢就是投资的途径开始缩减。我认识很多企业家,就现在或者投资家,现在就是有钱投不出去,没项目。那没项目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呢这个资金量是放出来的,就是头些年的4万个亿以后,就放出很多钱来,这钱可能在大部分地方是干涸的,但是它总有低洼地方是有沉淀的。所以这些人就会拿出来去在国际市场上去买东西,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市场中国艺术品呢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呢,价格还算是坚挺的。

      解说:拍卖会上企业大佬频频出手,有钱、任性,过亿天价屡见不鲜,是炫富?是投资?还是另有目的?

      马未都:你只要不花,这个钱根本没有意义。

      解说:天价收藏又是否物有所值?

      马未都:有一种声音说呢,这画一辈子值不了这钱了。

      据《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显示,内地企业家玩收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后期,到目前为止,企业家购买力已占到了整个艺术品市场60%以上的份额。自2012年以来,中国企业家用于收藏的资金每年大约为450亿元,已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中坚力量。今年,有三件“天价”拍品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就是刘益谦2.8亿港币拍得的名成化斗彩鸡缸杯、3.48亿港币拍得的明永乐唐卡,以及王中军3.77亿元人民币拍下的梵高名作《雏菊与罂粟花》。

      马未都:它很反映就是中国人的收藏的这个典型的这个社会特征就是中国的一流富翁全不收藏,那么中军和毛毛,就刘益谦这俩人我都认得,就是他们显然不是一流富翁,就从资金量上讲。

      王鲁湘:对呀。

      马未都:在中国目前我觉得连也是连二流富翁的资金量都达不到,但是他们舍得去花。舍得去花呢这个我觉得就是很明确的一个解释是毛毛(刘益谦”自己解释的就是说叫任性,对吧?你看到了吧?

      王鲁湘:对对,他发的短信,最后这个任性两个字。

      马未都:任性,那么这个中军呢他去卖《雏菊与罂粟花》我觉得有一个这个很有意思的背景就是他本身历史上最初是画画的,也是一个画家。

      王鲁湘:对,我也看过他的画。

      马未都:他在留学之前,去美国留学之前就是一个画画的画家,他当时买了以后,我还发一短信祝贺他,就是我觉得中国人眼界就应该宽泛一点儿,我们去买梵高是我们民族的一个光荣。因为什么呢?就是梵高这样的艺术品是国际上有定论的,代表这个上上个世纪的后期,十九世纪后期的一个绘画创作的一个巅峰状态,这个在全世界是有一个公认标准的。你比如说我们也有很多绘画,我们有很多绘画呢是我们华人的标准,并不是世界共有的标准,我们今天好像很讲究,就融进了这个地球的这个大家庭,是吧?东西方文化的距离开始缩减,就是我们觉得好像有文化形成以来,这可能是东西方文明或者文化最为接近的时候。

      解说:这幅王中军拍下的《雏菊与罂粟花》是梵高在1890年6月完成的创作,而他在几星期后,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幅画被誉为近年拍场上屈指可数的卓越的梵高作品。

      马未都:中军这次出手呢当然,就是很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经济低迷时期嘛。

      王鲁湘:对。

      马未都:但是作为他个人拿出这个钱,我想这个钱对他也不是小钱,并不是说他自个儿有几千几万个亿的财产,拿出点儿来无所谓,不是,因为我觉得对他来说也是很努的一件事。但是他这种很努的这个背后呢反映了还是一个民族有一个强大的支撑力,我原来老说就是当你在国际拍卖场上伸起手的时候不是你有多大力量,是这个国家有多大力量,对吧?早年我去这个苏富比去买东西的时候,八十年代后期,那伸一次手就一身汗,你说为什么?你没有力了,你每次都怕举冒了是吧?你就兜里就这点儿钱,你想任性都任性不成。

      王鲁湘:不成。

      马未都:对吧?今天你为什么能任性呢?就是你任性的背后是你还是有资金支撑,你不要认为那个资金是你个人的,尽管从法律上是你个人的,更多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支撑。你比如说这个事你往回退,甭要说甭退到改革开放前,你就往前退十年,所有人包括自己也没有能力去买这个东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