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东:艺术品基金与信托显现清算危机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深圳杏石基金2011年发行的一款艺术品私募基金今年5月到期,但投资者普遍只拿回了本金的10%,并且这三年的投资收益全部没有支付给投资者。据报道,该艺术品基金管理人从未披露过投资管理报告,并且在该基金到期无法兑付时,该管理团队还声称要拿艺术品出来抵债,但是最终也未见踪影。目前,经过协商由深圳杏石投资及杏石投资徐永斌单方面向投资者出具清退方案,基金将分四次兑付给投资者。该案例不只是一个个案,而是国内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清算危机的风险已经开始显现。

      这只是一个缩影。

      事实上,前几年受到热捧的国内艺术品基金热和艺术品信托去年以来即开始降温,国内艺术品基金2.18年的平均发行周期在去年和今年已经到了“清算”的日子了——该来的总会来。艺术品是一种长线的投资品种,而仅以两年或者三年作为艺术品基金的运作周期的设计是不合理的。这种投机性的操作所伴随的必然是投资的高风险,而很多基金发行时允诺投资者平均10%至15%的年化收益率虽然给这些艺术基金的发行带来募集资金上的便利,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拿出真金白银去购买,但艺术品基金的操作团队能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向投资者兑现曾允诺的投资收益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而且自2012年以来,国内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这个调整期会持续一段时间, 2013、2014年恰恰是很多艺术品基金、信托产品的清算截止年,这样的市场大环境非常不利于很多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将购买的艺术品“出货”,不出货,收益就无法兑现,这是系列的连锁反应。

      2013年有29款艺术品信托要到期兑付,涉及资金额达26.42亿元。2013年被称为“艺术品信托退出之年”,也是艺术品信托“兑付”的困难之年。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只有4家信托公司新发行了13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其中仅有7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公开了相关发行信息, 7款产品的合计发行规模为6亿多元。自2012年起,艺术品信托市场的参与度和整体规模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最早发行艺术品信托的国投信托在2011和2012年仍有艺术信托产品发行,但是现在他们的网站需要身份登录才能看到他们产品的发行信息,此前这些信息是无需登录就可以下载看到的。最早负责该项目的负责人也早已调任到其他岗位。

      其实国内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产品清算遇到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来自操作和运作这些产品的团队的出发点,他们是想利用艺术品进行投机,想赚短平快的钱,前两年因为海关严查进口税带出的是更有甚者将从投资者募集来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股票市场等行业,其实这都是违规操作的,是在钻政策和监管的空子。出发点就存在偏差,或者说动机不纯,再加上操作团队对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价值理解的肤浅,不了解市场规律,操作就谈不上专业。所以,前两年出现了很多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或销声匿迹,或无疾而终,或根本就无法或勉强将允诺给投资者的本金兑付给投资者的情况。

      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是一个知名的艺术品基金案例。这只基金设立于20世纪70年代,在2000年前后将购买的艺术品基本出清,最终名义上的投资回报率是11.4%。如果扣除通货膨胀率只有4%的纯收益。再以私募性质的英国美术基金为例,该基金号称是近10多年来最成功的艺术品投资基金,负责人菲利普·霍夫曼对媒体宣称的收益率是20%。但他曾经当面告诉笔者,他们在2006到2007年曾经发行过中国艺术品基金,那只基金让他们亏了2000多万美元,所以他们之后再也没有做中国艺术品的基金。所以,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任何一种投资都存在风险,更何况是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这种创新投资品。想投资就需要做功课,前述深圳杏石艺术品基金,其官网上的评估鉴定一栏写的评估鉴定单位是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而文化部其实在2011年8月份就将这个委员会撤消了。投资者其实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就能获知该信息,从而也就能在投资判断上多一份保险。

      (作者系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执行总监)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