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存:读范建宇的写意花鸟画

百年来的新中国画运动,在客观上正改变着以传统中庸平和审美意识为心理基础的中国画,这一切预示和说明着中国画以感性为特征,向艺术自觉的复归,因此,当代中国画创作日益体现为更为舒展的审美形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画家范建宇

 

  百年来的新中国画运动,在客观上正改变着以传统中庸平和审美意识为心理基础的中国画,这一切预示和说明着中国画以感性为特征,向艺术自觉的复归,因此,当代中国画创作日益体现为更为舒展的审美形态。

 

  我们正是从这一背景和角度,去审视并读解范建宇的花鸟画作品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范建宇作品

 

  在传统与创新互动,交织并行的时代,范建宇的创作显然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回感性生动的审美意向和形式的,在一丝怀旧的情绪中,可以看到画家对趙孟頫‘石如飞白木如榴,画竹还要八法通’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范建宇仍然信守着‘以技入境’的方法,他醉心于在丰厚的传统资源中吮吸,以滋补自己;与此同时,他又时时感受着中国画开始和正在完成着的巨大历史转折,所以,他在借鉴传统经验中更注重‘我自为我’和蜕变式的变异,使之更符合中国画的规律与本质。

 

  就作品而言,范建宇的作品已不是单纯技巧的运用结果,而是当代文化语境下多重心态的自然流露,一种对于复杂生命律动的主观把握,笔墨,色彩之间涵蕴着‘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自我的生活感怀切近生命的本体,使笔墨意向更情绪化,更内心化,也更接近自由浪漫的感性生命形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范建宇作品

责任编辑:曹红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