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风格的价值——评邵晓峰泼彩山水

      周积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南京青年美术家协会搞的这个十场提名展非常好,其成员构成是强大的,基本上是博士、副教授以上艺术家组成的队伍。

      邵晓峰的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画上即使不写他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他画的,这个很不简单!有的画家画了一辈子也没形成自己的面貌,而没有自己的风格也就没有艺术的生命。一个画家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所沉淀的,那只能模仿别人,模仿古人,但那不是他自己的。作品和古人、当代人拉得越开,画家的水平就越高,这是艺术规律。这是我肯定邵晓峰的第一个方面。

      从整体上来讲,邵晓峰的画属于青绿山水。我们古代的青绿山水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大青绿用的是石青、石绿,倾向于重彩与工笔。小青绿则比大青绿要淡,文征明擅长画小青绿,是工笔的。今天大家看到邵晓峰的泼彩山水,是用很写意的水墨,与石青、石绿结合,而且结合得很自然,融合得非常好,这个是很不容易的,对于他的这种探索,我给予肯定,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我们看邵晓峰的作品,能发现是从他的速写、他的生活当中写生得来的。他的速写画得特别好,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技法是从其恩师范保文那里学到的。对于描绘各地的山水、风景,其技法熟练,而且画得也很好,我很欣赏他的这个特色。所以说,他的这些作品多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再进行加工,生活趣味浓厚。

      第四个方面,“理论家要懂得实践”,这是我的老师俞剑华先生讲的,现在的理论家仍然要提倡,否则你搞的理论会导致空头理论,如果能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他的理论就能够深入。而对于画画的人来说,如果没有理论修养,可能就是一辈子的画匠,成不了真正的画家。中国古代的画家分为文人画家、院体画家、民间画家,院体画家、民间画家的作品上往往没有诗文,最多有个落款,还是小小的,字写不大,也写不好。而文人画家有修养,他们的作品能被称为逸品,而院体画家只能称能品,最好的也就是神品,因为更深层的东西他们表现不出来。例如,邵晓峰写的《中国宋代家具》,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我高度肯定这本著作,他从中国绘画的角度来研究家具,因为每个时代绘画中的家具都不是画家凭空想的,都要从实际的生活中观察得来。《中国宋代家具》这么厚一大本,使人震惊,从来没有人写出这类的著作,那要花多少精力去看书、去思考、去研究,还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其中他还提出了好多新观点,这是了不起的!邵晓峰走的是“一手拿文笔、一手拿画笔”的道路,而这个道路是正确的,20世纪的大师,如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等画家,理论上均有很高建树,我赞赏邵晓峰走的这条道路。

      (摘自周积寅先生在南京市青年美协十场提名展邵晓峰教授专场研讨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