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其人

姚三石,原名姚磊。现为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际文人画家总会荣誉理事、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民革枣庄中山书画院院长,山东省薛城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是一位全国颇有影响的诗人书画家、艺术活动家。

点击浏览下一页-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诗人书画家姚三石

 

  姚三石,原名姚磊。现为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际文人画家总会荣誉理事、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民革枣庄中山书画院院长,山东省薛城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是一位全国颇有影响的诗人书画家、艺术活动家。

 

  三石1971年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微山湖畔,这里的石美水也美,是此石此水养育了三石其人。

 

  石乃质坚,人如石则志坚。三石有石之坚强的毅力。三石自幼工书画,闻鸡起舞,笔耕不辍,二十年如一日,可谓捻断管,书破纸。寒来暑往,夜半钟声,读书临帖,已成惯例。楷书遍临颜柳欧赵,草书写熟苏黄米蔡,其作行云流水,下笔有神;绘画按传统的笔法从兰竹入手,后工荷花,尤精于写意残荷,其意境幽远。在斗室中,他可以饭不食、觉不睡,闭门谢客,其笔不惊人死不休的坚毅之志可见一斑。此乃为石质之一吧。

 

点击浏览下一页-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姚三石6尺国画《秋荷风韵》

 

  顽石点头之耐心,可算是三石之又一特点。三石虽然少年得志,在墨子家乡苦练书画,颇有成绩,卓尔不凡,但是他深知,要进一步提高自身学识修养和专业素养,则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家师。众所周知,当代中国,艺术名家大师多数居集于京城,于是三石便背起行装,在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之后,转道北上,硬是在北京住了下来,且一住便长达两年之久。起初,他在一些大师的家门口吃了不少闭门羹,然而他终不气馁,硬着头皮,立下顽石点头之志。在他精诚所至的感染下,果然金石为开,不少大家了解了他,接受了他,并向他传艺,甚至有的与他成了忘年交和良师益友。诗坛泰斗贺敬之、书坛泰斗启功、词坛泰斗乔羽等艺术大师,先后多次接待他并题词鼓励,令他终生受益不尽。鉴于此,三石则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独树一帜。

 

  石破天惊可算是三石的点睛之笔吧。常言道,天道酬勤。而立之年后的三石,逐渐进入了他的创作黄金时期。他的《艺海寻珍》、《艺海论珍》、《三石书法艺术选》、《姚三石诗书画集》、《姚三石艺文集》、《姚三石艺术集》等著作陆续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文艺界的一致好评。尤其是他的《诗书画》,虽说不敢称为石破天惊之作,但绝对是三石创作的一座丰碑。诚如他在《游微山湖》一诗中写道:“影堕湖水碧如霞,渔舟往来邀客家。画图唤起少女梦,欲将荷草作嫁纱”。其诗其景其情其意,令人叫绝,实乃一鸣惊人之作,石破天惊之笔也。

 

点击浏览下一页-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姚三石6尺书法《沁园春.雪》

 

  然三石毕竟是人,不是石也。除了具有石质的优秀品格之外,尚有水之柔情。艺术圈内人称三石为“文化使者”,他的部分作品先后被时任新加坡总统王鼎昌、瓦努阿图总统巴尼及泰国、古巴等30多个国家驻华大使所收藏。同时,他还多次担任海内外书画艺术大展赛的评委。与三石交往你会感到其人可交,他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为了薛城文艺事业的发展,真可谓跑断了脚,磨破了嘴,换来薛城书画艺术的春光美。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微山湖畔建起了文化园;在他的奔波下,鲁南建起了国际书法碑林;在他的策划下,铁道游击队故乡开幕了名人书画展和艺术收藏展;在他的主持下,一部部艺术图书也相继问世。

 

  三石其人,奇人也。

责任编辑:曹红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