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学文化与现代人的典雅生活》系列活动在茹古斋举办
2013年11月26日下午14点,在北京茹古斋百年画廊(琉璃厂东街54号)举办《香学文化与现代人的典雅生活》系列活动,此活动由讲座、演绎、交流等部分组成。由茹古斋画廊、墨兰坊主办,北京茹古斋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承办。

廖易德讲香文化
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内涵博大精深的、源远流长的,延续不绝的,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香料植物有了直接的利用,如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秦汉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

活动现场

与嘉宾交流
中国的香文化是肇始于远古,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广行于明清。人类对香气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保健、养生须从“性”“命”两方面入手才能合性、命,达到养生养性的目的。而香气不仅芬芳宜人,还能祛秽致洁、安和身心、调和情志,有养生养性之功。可以说,“香气养性”正是中国香文化的核心理念与重要特色,与儒家“养性”论有密切关系。性命相合得长生、性命相合得养生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中国的香文化是养性的文化,也是养生的文化,对于主张修身养性、明理见性、以“率性”为主旋律的中国文化来说,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香文化的形成与繁盛也是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在现在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快捷、压力大的情况下,怎样能轻松的放慢节奏,缓解压力,讲座给大家一点启示。

嘉宾合影
讲座是由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北京、台湾学者共同发起。
主讲者:

廖易德
台湾:廖易德,字:妙善,台湾台中人,雅道专家,致力于推行中国香学文化的佈道者。现任中国宗教经济研究会香文化学会委员、海南省沉香文化协会特邀专家,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广东省珠海市医源谷道家养生院监院。

传香
台湾:传香,一生追求真理,不断研究出重要的香道理论,依据正确的理论探研香木花草的各种正能量生活应用,香道应用创始者。

刘国柱
北京:刘国柱,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书画教育家、著名鉴赏收藏家、北京茹古斋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任、北京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顾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