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的大黄鸭离开北京游向台湾

大黄鸭离开了北京,游向了台湾。

10月27日,大黄鸭在颐和园结束了北京之旅,这只神奇的鸭子在北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这惊喜不仅仅是游客们的观赏之喜,还包括它超凡的吸金能力。

大黄鸭是由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以经典浴盆黄鸭仔为造型创作的巨型橡皮鸭艺术品系列。自2007年第一只“大黄鸭”诞生以来,霍夫曼带着他的作品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发,截至2013年10月,先后造访了11个国家地区的15个城市。大黄鸭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很大关注,也为当地的旅游及零售业带来了极大的商业效益。

据了解,大黄鸭在京展出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接待大黄鸭的两所公园,仅门票及其他收入就分别过亿。

根据园博园统计,今年的中秋小长假期间,园博园共接待游客19.6万人,接待量居全市各售票景区的首位。其中仅9月20日当天就有8.8万人入园游览,创开园以来新高。中秋小长假三天,按照指定日普通票150元计算,依靠门票等项目就可收入近3000万。

在颐和园,大黄鸭同样吸引了众多游客。据了解,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从10月2日至5日连续四天客流量超过10万,在10月4日,客流量甚至达到了13.3万的高峰。根据10月7日市公园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7天长假颐和园累计游客接待量66.6万人次,按照规定票价,依靠门票,颐和园至少有近2000万进账。同时,由于大黄鸭在颐和园的展示是360度,很多游客选择乘船游览,近距离观赏大黄鸭,而这也间接拉动了颐和园内的游船生意,3日小游船出租率达到了100%。

另一方面,大黄鸭的衍生品小黄鸭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根据10月15日组委会召开的发布会上宣布的数字,原计划第一批上市的3万只小黄鸭在十一期间就基本售罄,其中包含5000只299元的限量版小黄鸭,及25000只普通版小黄鸭。经组委会与厂商沟通,再次加订了2万只小黄鸭用于售卖,如无意外,在大黄鸭离开北京之前,这2万只也将全部售空。

大黄鸭的吸金能力由此可见一斑。一个好的创意,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娱乐点。一只用普通橡胶做成的“大黄鸭”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创意,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追捧,取得了丰硕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