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绘本原创的需本土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文哲作品《那些年,那座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车欢行作品《花艺女孩》 

北京商报:在国内,绘本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较为陌生,大家可能在小时候看过类似的图书,但并不知道那就是绘本,也可能把绘本与小人书、连环画、漫画等概念混淆。绘本从定义上来说,与连环画、漫画以及其他类型图画书的区别是什么?

杨忠:绘本一词来自日语,是指由图画(绘)和文字(本)构成的书籍,在我国又称为图画书,欧洲叫做Picture Book。这个词是随着2002年底台湾几米创作的《向左走,向右走》在内地出版而被广泛使用。“绘本”在内地刚刚起步,甚至目前我们也没有在学术上对其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这也恰恰说明绘本还处于萌芽阶段。

因此,在这里用几句话说明与连环画、漫画以及其他类型图画书的区别,还真“说”不清楚。只有“看”多了才会知道哪些是“绘本”哪些不是“绘本”。总之“绘本” 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无论从内容到表达方式上都不拘一格,在几十页的篇幅中包含了美学、视觉和文学的所有要素。 

北京商报:对于绘本从业者来说,与美院其他专业相比需要哪些特别素质和技能要求?

杨忠:其实,我一直主张不要以所谓的“技能”为主。我常说“绘本本身是有温度的艺术”,因此“以情动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也就对创作者本身有了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要有一颗“赤子之心”,但绝不是幼稚或孩子气。还有一点“素质”很重要,要喜欢读书喜欢用图画去表达,现在爱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只要发自本心想用图画去表达故事,任何人都可以创作绘本,并没有专业与业余之分。

北京商报:与儿童绘本图书的多样性相比,针对成年人的一些流行绘本图书,多呈现一种“心灵鸡汤”、“治愈系”的风格。在您看来,成年人所阅读的绘本是否应该更带有一些现实意义的成分在内?

杨忠:绘本的范围很大,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群体。每部绘本都有自己的特定受众群,“心灵鸡汤”卖得好,说明是被需要的,没有必要指责,“治愈系”、“小清新”被需要那也应该有,这个市场是多元的。至于成年人所阅读的绘本是否“一定”应该更带有一些现实意义的成分在内,其实没有必要要求和局限。我只是期待有如澳洲华裔插画家陈志勇的《抵岸》、《失物招领》、《绯红树》这般力度的作品再多一些。 无论哪种风格只要做到“好”、做到有“品质”有“质地”那就是绘本文化的幸事。

北京商报:现在国内市场上引进的绘本与本土原创绘本的份额比例是多少?

杨忠:在国外成熟的绘本市场,本土原创会占70%-80%的比例。在国内引进的反而会占80%。这也是比较个人的估计,因为称之为“本土原创的绘本”,我会从品质上衡量不会从出版的数量上衡量,很多叫“绘本”而我认为不是“绘本”的书太多。好的原创绘本近年来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今后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以本土为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必然,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我们终究是要靠自己本土的精神食粮滋养的。

北京商报:作为中国惟一一家开设了绘本教学的高等院校,中央美院绘本创作工作室成立后在国内可能没有能够作为参照的对象。这种情况下,教学方案的制定更多是靠跨行业、跨平台去考察学习研究出一条本土之路,还是去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经验?

杨忠:两者都要有,绘本本身从内容上是可以跨任何行业的。如何去进行跨题材、跨平台的考察研究,这一点很重要,这是直接经验的积累。同时在创作中我们一定要多学习国外已有的成熟经验,这是间接经验的汲取,是需要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眼光。

责任编辑:lyn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