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新:富三代和艺二代的结局

 

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两点:

1,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事业,不被珍惜;

2,富裕的生活使人生失去了目标。

在中国,这种现象特别显著,若想改变,只能是奢望了。因此,“富二代”已成为贬义词,也就是“败家子”的代名词,更何况“富三代”了。

现在有人将画坛名家大师的子女称为“艺二代”,如齐白石的儿子齐良迟;李苦禅的儿子李燕;李可染的儿子李小可;傅抱石的儿子傅二石;郭味蕖的儿子郭怡琮;孙其峰的儿子孙长康;汤文选的儿子汤立;李自强的儿子李文绚;白庚延的儿子白鹏等,不胜枚举。这些儿子们,有些还是比较出名的,有些则是不值一提。提出“艺二代”的那些人,其用意是想借父之名提高儿子的身价,其结果是恰恰相反。

艺不过二代是必然的。作为名家大师的父亲,由于历史机遇和自身才情的契合,通过一生的拼搏才在美术史获得了一定的席位,无论艺二代如何努力都是无法超越的,因为父辈的生活环境与历史机遇已经不再,你怎么可能寄希望于自身的主观意志去改变社会氛围?就客观而言,艺二代与生俱来的对父亲崇拜束缚了他的艺术才能,或者传承父辈创作手法、模仿父辈风格图式,或者在父辈的基础上略加变异,做出自己的面孔,但基因还是父辈的;或者独辟蹊径,另立门户,这样的艺二代将自己逐出了家门,成为画坛的浪子,还能有什么超越父辈的资本?

因此,富三代与艺二代的结局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lyn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