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南:一手握锄头 一手握毛笔
一手握锄头,一手握毛笔。程新南这位钟情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农民,虽然年已古稀,过得清贫,但他悠然自得,依然追求梦想。
每天天刚破晓,程新南就扛着锄头,来到屋前的菜地松土、除草……收拾完菜地,天色已亮。回到屋里,程新南在堂屋的书案上,铺开宣纸,借着晨光开始每日的书法早课。
程新南1942年出生在南昌新建县的一个书画世家。清朝以来程氏家族习书法、办学馆,传承书法已有6代。受家庭的影响,程新南7岁那年,开始在祖父开设的学馆里习字,用小楷抄写唐诗宋词及《红楼梦》等名著。“文革”期间,程新南落户到手绘印刷包装行业发达的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老关村,在村里种田、作画,娶妻、生子。
程新南说,写字是实用价值,书法是文化传承,自己之前都是在做一个“字匠”的手艺。我不能总是为印刷厂写写画画,一定要传承书法艺术。于是他重新学习研究王羲之、米芾、怀素等书法大家,想方设法前去观摩学习名家书法展。慢慢地,程新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被业界关注,是萍乡市书法家协会唯一一名农民会员,先后在“太白杯”、“庐山杯”等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成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当代中国实力派书画师”等称号。
虽然生活较为清贫,但日子并不寂寞。今年14岁的颜昭澳是程新南的开门弟子,从7岁开始在程家学习书法、绘画、拉二胡,如今这个小小少年已经是全国青少年书法竞赛一等奖、世界华人青少年书法大赛特等奖得主。颜昭澳的弟弟妹妹也相继拜程新南为师,如今村里已有10余个孩子来到程家学艺。程家小小的堂厅挤不下几张课桌,为培养这些“苗子”,程新南在镇上找了个屋子,像祖父一样办起学堂。每逢寒暑假,从远近来习字的学生有50多个,两个教室都坐不下。特别是去年他的12个学生参加南昌市文联举办的“八一”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个个榜上有名,一举拿回4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令他兴奋不已。
程家的书法艺术血脉代代相传,从家乡传到了异乡。程新南这位钟情于书法的老农悠然自得,言谈中也透露出人生的缺憾和梦想:希望子孙能够延续书法血脉;希望培养更多的书画苗子;还希望能为当地特困、残疾孩子举办一场个人作品慈善拍卖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