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娜沙特:镜头中的伊朗史诗



1995年,西丽·娜沙特凭借标志性的在黑白影像上书写波斯文的系列作品《阿拉的女人》,娜沙特跃升至国际舞台。近日,这位国际著名伊朗裔艺术家在京举办“列王纪”个展,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摄影系列和影像装置作品,作品以静穆严谨而感性诗意的视觉语言与音乐、诗歌、历史相互交织,展示了丰富的政治和哲学内涵。
“列王纪”主题的灵感来自于同名的伊朗史诗《列王纪》。这部由11世纪诗人菲尔多西所作达6万多联押韵对句的鸿篇巨制,讲述了从创世开始至7世纪伊斯兰帝国征服波斯的历史。娜沙特整个“列王纪”系列由三组照片组成:《恶棍》、《爱国者》、《民众》。大画幅的黑白肖像上用波斯文书写着诗歌和狱中的字句。
在《恶棍》的部分,浴血沙场的骑士画面覆盖着被摄者的胸部和手臂。这些画在肖像表面的图像描绘的正是《列王纪》中古老的悲剧场景。 画面中惟一的红色是保卫波斯抵抗入侵者的烈士喷溅的鲜血,亦暗示了在当代的政治运动中牺牲的人们。《爱国者》们则直直地凝视着镜头,手放在心脏的位置,身上被精致细腻地书以波斯诗歌、伊朗狱中记忆和《列王纪》中的章节。《民众》由45幅排列整齐的人像组成。同样的,照片上被着以缜密的波斯文。怀着某种敬意看着这些不知姓名的人们,他们曾走上街头,展示了无权者的权利。在娜沙特的镜头里,他们全无表情,仿佛历史仍等待着在他们的身上书写。这些人会成为烈士、爱国者还是恶棍?娜沙特好像有意留给观者这个开放性的问题。
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西丽·娜沙特的三通道视频作品《驳回》,该作品再现的是一个现代版的哈拉智审判。哈拉智是10世纪诗人,苏菲派苦行僧,他相信存在一种直接的、超验的、人神合一的可能性。在绝美的诗歌吟唱和喧嚣的法庭现场中,娜沙特通过《驳回》把审判的故事讲述成一个精神超越的寓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