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娜沙特:镜头中的伊朗史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IBRAHI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神圣的反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AHRAM》 
 

1995年,西丽·娜沙特凭借标志性的在黑白影像上书写波斯文的系列作品《阿拉的女人》,娜沙特跃升至国际舞台。近日,这位国际著名伊朗裔艺术家在京举办“列王纪”个展,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摄影系列和影像装置作品,作品以静穆严谨而感性诗意的视觉语言与音乐、诗歌、历史相互交织,展示了丰富的政治和哲学内涵。

“列王纪”主题的灵感来自于同名的伊朗史诗《列王纪》。这部由11世纪诗人菲尔多西所作达6万多联押韵对句的鸿篇巨制,讲述了从创世开始至7世纪伊斯兰帝国征服波斯的历史。娜沙特整个“列王纪”系列由三组照片组成:《恶棍》、《爱国者》、《民众》。大画幅的黑白肖像上用波斯文书写着诗歌和狱中的字句。

在《恶棍》的部分,浴血沙场的骑士画面覆盖着被摄者的胸部和手臂。这些画在肖像表面的图像描绘的正是《列王纪》中古老的悲剧场景。 画面中惟一的红色是保卫波斯抵抗入侵者的烈士喷溅的鲜血,亦暗示了在当代的政治运动中牺牲的人们。《爱国者》们则直直地凝视着镜头,手放在心脏的位置,身上被精致细腻地书以波斯诗歌、伊朗狱中记忆和《列王纪》中的章节。《民众》由45幅排列整齐的人像组成。同样的,照片上被着以缜密的波斯文。怀着某种敬意看着这些不知姓名的人们,他们曾走上街头,展示了无权者的权利。在娜沙特的镜头里,他们全无表情,仿佛历史仍等待着在他们的身上书写。这些人会成为烈士、爱国者还是恶棍?娜沙特好像有意留给观者这个开放性的问题。

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西丽·娜沙特的三通道视频作品《驳回》,该作品再现的是一个现代版的哈拉智审判。哈拉智是10世纪诗人,苏菲派苦行僧,他相信存在一种直接的、超验的、人神合一的可能性。在绝美的诗歌吟唱和喧嚣的法庭现场中,娜沙特通过《驳回》把审判的故事讲述成一个精神超越的寓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