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洋子:做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兰克福(法新社)——艺术家小野洋子生平最大规模的作品回顾展在法兰克福席尔恩艺术馆开幕,这位艺术家曾被其已故丈夫约翰•列侬形容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不知名艺术家”。

下周即将年满80岁的小野“是一位不仅在艺术领域,同样在音乐、主张和平与女权运动领域内都是独一无二,甚至可以说是神话般的人物,”该艺术馆的主管马克思•霍连恩如是说。大多数人可能仅仅因为小野是甲壳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于1980年在其纽约公寓外被射杀)的妻子及遗孀而认识她,以及1969年上演的两次名为“Bed-Ins”著名的非暴力反战式床上和平运动。

然而,出生于1933年2月18日的小野洋子,在没有遇到列侬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位思想前卫的概念派艺术家,与其来往的都是像作曲家约翰•凯奇及激浪派当代艺术运动创始人乔治•马修纳斯一类的人物。“事实上,她熟悉每一个人,然而却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完全领会她所创造的杰出艺术作品中的丰富内涵。小野洋子的80岁生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改善这一状况的完美契机。” 霍连恩说。

这次展览被冠名为“Half-a-wind show. A retrospective”,涵盖了小野过去60年职业生涯中创作的约200件物件、影像、空间装置、照片、绘画及原始素材等。该展览将特别关注小野20世纪60和70年代以来的作品,重点突出了诸如在1961年和1962年首次展出的“绘画说明(Instructions for Paintings)”等开创性作品以及1964年以来的行为艺术“切片(Cut Piece)”演出。在该表演中,观众受邀使用锋利的剪刀将端坐在舞台上的艺术家身上的衣服剪下来。同时展出的还有一些大型装置及最新作品,包括小野为此次回顾展新创作的作品 – “愚公移山(Moving Mountains)”装置与表演。

艺术馆馆长英格丽德•法伊弗表示,小野的作品“通常倾向于非物质类型,在作品形式上包含较少的物质性和装置,但在思想与主题上却意义丰富。这一点很难做到”

戴着标志性太阳镜的小野曾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列侬过去经常对我说:‘让我看到事实的真相’”。小野洋子曾经这样说道:“与政治家不同,将事实告诉人们是我们作为艺术家应有的尊严。但是我们只知道事实的一半,另一半是看不到的,你只能去想象它,你是创造者,你必须参与才行。只有做自己,你才可以改变世界。”

法兰克福展会将持续至5月12日,之后将转移到丹麦和奥地利,然后再转移到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