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个展《无所遁形》亮相长征空间

图片资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资料

怎样在无形中创造有形,将有形置于无形?艺术家展望将在长征空间以版画、雕塑、影像和装置等艺术形式,通过对不同材质的巧妙运用及极具挑战的布展方式向观者呈现独特的经验。

"有形"与"无形"的互换

展望试图打破平视的观感,从雕塑概念出发以全方位视角重新审视微观物质之间的角度、距离、比例等问题,以作品的实际形态和概念空间来探讨物质的"有形"与"无形"。

有形化为无形:展望将小石块一次或几次用铁锤砸碎,置碎石于镀镍镜面材料之上,或将石研磨成粉做成纸,两者结合而成的版画仿佛爆炸结束后的碎片镜像展开在二维的土地上,而这恰如其分的延续了展望的宇宙观--时间物质都是"形"的存在,不以我们所认知的某一个毁灭的时间点而消亡。本展览的另一件作品是一个人造水晶铸成的石头被重新契合在原本的材质中试图使这个形式消失,但在灯光反射中原本石头的造型却得以还原。无论自然石块、还是人造水晶石块,都是自然之形的再凝固,被破坏后积攒的能量重被释放,"形"被重新组合,佐证着展望"反形式"的无限可能。

化无形为有形:一道光柱贯穿长征空间的两个个展厅,展望建构了一个压迫感知的"死寂":反形实验空间。在一个通常被认为看不到任何物质的空间里,空无一物不代表"形"的不存在。而光照下的浮尘就是艺术家抓捕到的时间与空间流影之"形",也是所有发生过的存在。

而寂静黑暗的空间中,还置放着录像装置,如慢镜头般的海底世界影像,在追逐石头的沉与浮中留给观众很多寂静中的想象。其实,艺术家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定义的展览,一个以思考过程为呈现的展览。

展望试图向观者传递这样一条信息"你在观看,其实你身在其中。"

艺术家心中的"形"

"世间万物都是有形的,或都以形的形式存在。对于形,并非你不想它就不存在,如同收不回你的欲望。消失,沉寂,归隐,寂灭,空灵,都不能彻底消灭形的存在。凡存在过的皆无所遁形"

关于展望

1962出生于北京,是中国最重要当代艺术家之一。他具有雕塑形式特征的艺术实践运用了装置、影像和多媒材,对传统的时间性和空间概念提出挑战。

展望1994年创作了《中山装系列》,但艺术家很快停止了在这条路上的发展而改以研究自己的文化与哲学传统,他的《假山石》系列作品是中国古典园林 "供石"(亦称"文人石")的不锈钢复制品,形式上沿袭了中山装内在的空壳和外表的褶皱,光滑的不锈钢表面具有镜面一样的反射功能,在立体的雕塑上形成某种平面的不确定的社会纹理。在经过几年使其艺术在大地或空间发展的探索之后,2010年在《素园造石机--一小时等于一亿年》作品中,展望模拟了自然现象对自然事物的改造,用现代技术手段压缩了文人崇拜的岁月痕迹所需的时间长度,开始向时间的终点或初始迈进。在《我的宇宙》作品中,展望运用高速摄像在六个角度同时记录了一块石头的爆炸并把爆炸瞬间复制为不锈钢材料,配合三分钟的慢速播放爆炸过程,使观众似乎置身于宇宙中心。

在目前这个被碎片式信息充满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展望试图使他的作品自然生长出来而不是嫁接,养分则来自于地下,没有边界。

展览日期:2012.10.26-12.02地点:长征空间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