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美术馆迁建:让更多"深闺"珍品与观众见面

地处虹桥路1660号的刘海粟美术馆,于1995年开放使用。由于建馆较早、规模较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也限制了美术馆的发展。为提升其功能和定 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作为本市重大文化项目的刘海粟美术馆迁建工程已准备就绪。馆长张坚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二三年后,崭新的刘海粟美 术馆将让如今藏在‘深闺’的许多珍品,与广大观众见面。”

 

据张坚介绍,1991年8月,刘海粟写信给上海市文化局,确认“愿意把自 己的作品和藏品放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公之于世”,之后,虽然市文化局提供了市区的三处房址请他选择,但海老觉得面积太小,所以提出了在虹桥开发区建造的 设想,并认为“静一点,有学术研究的气氛”。病危住院时,刘海粟又写信给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表示“我决定将一生收藏的稀世珍品,全部无偿捐献给国 家。”经各方努力,刘海粟美术馆于1995年3月16日迎客。

 

张坚指出,刘海粟美术馆建筑面积只有4610平方米,局促的空间如今 越来越显露出制约发展的瓶颈效应。他说,美术馆的藏画价值达数百亿元,但库房只有100平方米,难以适应保管需求;现馆共有六个展厅,总面积只有1300 平方米,每次展览只能展出二三十幅画作,绝大多数藏品只能藏在“深闺”;现馆的报告厅、会议室面积加起来只有100平方米左右,大大限制了学术活动的开 展;现馆缺少教育场所,只能利用办公室和会议室展开有限的公共教育。据悉,刘海粟当年捐献的300余件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名家书画真迹,都是稀世珍 品,他自己创作的360件油画以及200余件书画作品,也都是独树一帜的艺术珍品。因此,全新的刘海粟纪念馆,无疑是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

 

刘海粟美术馆新馆位于长宁区凯桥绿地东侧,总建筑面积达12540平方米,设计立意为“云海山石”,取意于刘海粟先生一生“为师为友”的黄山。藏品库 房、展厅、报告厅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均充分考虑到了成为集美术馆、博物馆和个人纪念馆功能为一体的国家重点美术馆的发展需求。刘海粟美术馆现馆将于今 年年底拆迁,新馆则于明天开工建设,暂定2015年初正式开馆。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