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私人捐赠助推当代艺术

9月16日,与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三大国际艺术双年展的第18届悉尼双年展落下帷幕。据了解,在本届双年展的1100万美元预算中,超过1/5来自私人赞助商。

创始于1973年的悉尼双年展由著名企业家贝乔诺·内堤斯创建并资助,它的前身是一项名为“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奖”的选拔和展览活动,旨在振兴澳大利亚的当代艺术。相比威尼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并不是那么看重展品的收藏价值和经济效益,多数展品由绳子、纸片、沙砾等“临时性材料”制成,非常生活化,希望能为那些看似商业前景暗淡的“非主流制作”以展示机会。本届双年展上,新西兰艺术家蒂芙尼·辛格的作品颇引人注目,该作品由上百个悬挂在缎带上的风铃组成,艺术家鼓励观众用风铃创作音乐。当地慈善家卢卡·贝尔吉奥诺·奈蒂斯承担了作品创作期间的所有费用。

近年来,私人基金会及慈善家的捐助为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扩建工程耗资5400万美元,翻新后不仅设施更为齐备,展馆空间也扩大了一半。此项成果要归功于格林希尔投资银行联合行政总裁西蒙·莫登特,他个人捐助了1500万美元,又通过号召捐款筹集了1000多万美元。此外,纺织集团约翰卡尔多织品的创始人约翰·卡尔多将他收藏的价值3500万美元的当代艺术品捐给了新南威尔士州艺术画廊,这是澳大利亚画廊收到的最大一笔捐赠。这批艺术品共有260件,包括杰夫·昆斯和克里斯托等大师的作品。布莱恩·谢尔曼也是澳大利亚著名慈善家之一,他在2008年将自己的画廊转型为非营利性的谢尔曼当代艺术基金会,在过去的5年中,该基金会每年拨出100万美元支持艺术家创作。

据悉,澳大利亚共有900多家私人基金会,澳联邦政府还设立了旨在鼓励私人捐赠活动的“澳大利亚艺术赞助协会”,积极探索捐赠模式,以促进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发展。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