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

孔范今先生是国内卓有建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但他对中国当代文学也极为关注。在采访中,我们谈到了他的同宗当代山水诗人孔孚先生。

“孔孚是真性情的诗人,他的山水诗独树一帜。可以这样说,在当代文学史上没有哪个山水诗人能与他匹敌。他是我的本家,我辈分比他高,他是‘令’字辈的,按照孔家的辈分排列,比我小两辈,得喊我‘爷爷’”。

谈起自己的老相识孔孚,孔范今笑着说。

孔范今先生感叹,“除了他的诗,可以说他在人生际遇和所得待遇方面都常常是不公正的”。作为一个在新时期开创一代诗风的开拓者,孔孚一生只得了一个副教授的头衔,只得了一个省级三等奖的荣誉。“也许正是生活的坎坷磨练了孔孚作为一个诗人的真正秉性,使得他有高度丰富的精神追求,能坚守这样的艺术品位,是难能可贵的。”孔范今说,孔孚是用诗人的眼睛去观察,用诗人的心去感受,所以在诗里能说出来别人能感觉得到,但是写不出来的东西。孔孚作为诗人,从文化内涵上看,是浓重的传统人文文化意识,士人文化传统,在当代诗歌品格和诗人人格中的一种融汇。

孔范今认为,诗不在多,不论是诗歌,还是小说、学术著作,不在数量,而在精。在当前的文学发展当中,像孔孚这种创作倾向、品位,应该被尊重,被推崇。

当前大众文化滔滔洪流,物欲膨胀,在这种社会状态和氛围里,孔范今不反对也不轻视那种大众化的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有自己的丰富内涵,不过是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小说一开始出现,就是属于大众文化,它不像诗歌那样,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诗是庙堂里的。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当初也是大众文化,不登大雅之堂的,但却是非常有内涵,有价值,无论在思想意义,还是情感指向,包括艺术创造上都是佳作,经典。而现在的大众文化,却失掉了它最初的灵魂和品位,有些人,在那里胡说八道地戏说历史,随心所欲地亵渎崇高,无所顾忌地宣扬种种欲望,这都不是艺术所应该做的事情。艺术可以表现这种欲望化的世界,但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艺术也不能成为钱袋的附庸。

很多好的东西不是为了满足感官欲望的,它会给人的灵魂以陶冶和洗涤。陶冶你的性情,净化你的心灵。就不纯粹是消遣了,而现在是消遣的快餐文化,常常对人的培养、建树起负面作用。有些所谓的热门作家,一出书就赚几百万。这都是怪事儿。

所以像孔孚这样的诗人,能坚守这样的艺术品位,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