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术圈里的逆淘汰
真材实料的大豆酿造的酱汁被廉价的化工调制品击败;自然成熟的香瓜被激素催熟的毒瓜击败;优质的食用油被劣质的地沟油击败;正常的黄心鸭蛋被打过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击败……在不规范的商业环境里,劣质品凭借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显示出超乎寻常的生存能力。这种现象催生了当代独有的“成功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社会的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劣胜优汰”的逆淘汰现象。那么,美术圈的境况又如何呢?大繁荣、大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问题也不少,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警惕真正的画家被“逆淘汰”。
(一)
每逢官场酒会,总听人吹嘘表兄某某已做了正科,堂舅某某已荣升局长,同乡某某已进了常委;而今,美术圈茶聚,少有论及画品、画格的,而谈同学某某加入了某协会、朋友某某做了某副院长或者进了某主席团的颇有人气。在一些画家眼里,艺术理论和绘画品格是虚无缥缈的,社会名分和人脉资源才是实实在在的。故“长辈”教诲:画画拼的就是“画外功夫”。
(二)
不看实绩,只看量化的数据、表格;不看踏踏实实的工作,只看风风光光的形式;不看作品的内涵,只看入选了几次美展,获了几个奖项,发了几篇高级别的论文,拿了几个国家级的项目和课题……有“专家”提醒:不了解这些评价标准是要“吃亏”的。
(三)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出击,美术家拉杆子、结帮子,成为忙事。于是,展览会的评委和美术策展人吃香了,总是被画家捧着、围着、拥着。画家千万不要“固执己见”,赶紧顺着评委的意图和策展人命名的主题往里钻,能够被入围、被获奖、被策划、被推介才是“硬道理”。“成功”的“秘诀”就一句话:放弃独立的艺术思想。
(四)
先刻苦钻研大师的艺术方法论,再慢慢寻找自己的绘画路子,这种观念太“过时”了,既花费时间又不一定走得出来,吃力不讨好。摸清展览的路子,人家需要什么就直接找什么套路学,又“快”又“好”。要不然,名家、大家恐怕也得栽跟头。不是么,曾经,潘天寿为第四届全国美展所作的6幅巨作同样遭遇落选的尴尬,并在《自述》中做了深刻“反省”:“因政治水平低,配合的技巧不适合,以致客观效果未能得到观众的期望……这是我各方能力限制造成”。
(五)
探索绘画个性的道路如此漫长而艰辛,何不走走捷径。比如,找些新的绘画样本,重新编译一下图式,编出个与众不同的新花样,或者运用特技制作出惊人的画面效果。这样自然事半功倍。“成功人士”说: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靠的是“高效率”。
在当代的“成功学”理念引领下,艺术真理败于社会名分,艺术内涵败于量化数据,画家的独立思想败于团队的经营策划,美术的方法论败于投机的创作套路,绘画个性的探索败于图式效果的制作……于是,画家只有抛弃艺术真理,抛弃美术方法论,放弃艺术内涵,放弃艺术家的独立思想,放弃艺术个性的艰苦探索,方有“成功”的机会。这样一来,虚伪投机的艺术家反倒可能平步青云,一跃成为学术代言人或学科带头人,而虔诚的艺术家也只有被淘汰。
或许,逆淘汰对艺术家个体而言仅仅是一种历练和考验,艺术史终将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况且,不重社会名分和物质需求的虔诚艺术家往往并不会因此停止对艺术的追求,依旧默默耕耘,乐在其中。但是,虔诚的艺术家为时代创造了巨大的艺术财富却不为时代所用,难道不是艺术的悲哀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