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的裸体已非艺术

日前,某美术馆展览现场,一位女模特赤裸上阵,摆出与现场画作中裸体女子一模一样的姿势,向参观者“诠释”作品“真意”,引来围观。有意思的是,在媒体和围观网友的议论中,对此大庭广众之下宽衣露体、裸身相见的行为,“有伤道德风化”、“低俗”之类的议论并不多见,对模特“诠释”的艺术作品的讨论也几乎没有,最多的是在质疑这场“行为艺术”是否又是一场“炒作”。

由此看出,人们对借艺术之名行炒作之实的行为,已经看得多了,并且普遍有了警惕和厌恶之心。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说到底,艺术的基本准则之一是“真诚”,真诚之后,才是真正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而“炒作”显然是带有某种功利目的的刻意行为,与“真诚”两字正是背道而驰。炒作是娱乐圈里流行起来的概念和做法,是极其物质化的,其针对的对象速生速朽、过眼云烟,近年来更有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趋势,一再刷新“下限”,失去了基本的公信。老百姓一旦看出了炒作痕迹,对其艺术水准还能有几分正面评价?

近年来,借裸体炒作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老百姓早已见怪不怪,充其量是来看个稀奇而已。“艺术家”假如在艺术呈现上缺乏真正的诚意,老百姓也没有那么好糊弄。如果一件艺术作品还需要借助另一种“大尺度”的“行为艺术”来辅助“诠释”,其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含量究竟如何,想必老百姓也都心中有数。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热闹看得多了,外行也未必看不出门道。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