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 是“新玩具”还是“夹生饭”
国内外各种新媒体艺术展层出不穷。
早期的新媒体艺术。
国外艺术家的作品。
A
新媒体作品
“玩”起来
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可看可听更好玩。日前举行的“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上,600件互动作品,散发着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不凡魅力,不断“叫醒”人们的创意头脑。
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装置暗室里,互动新媒体作品“满江红”采用多层次透明投影幕技术,观众参观时不经意触动了作品的传感装置,各种新动画随之呈现在透明叠幕上:伴着金戈铁马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耐克、肯德基等舶来的商业品牌次第浮现,让人们站在历史和现代的交汇处无限怅惘,看古人壮怀思阔与外来商业文明撞击出怎样的灰色幽默。
在“数字在线肖像漫画”展品前,观众可现场体验一把“画模”,只消静坐五六分钟,就可以免费带走一幅现代派“肖像漫画”。原来这是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的同学们正在现场创作。不过,画笔和画布与众不同。展台负责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蒋元瀚告诉记者,这种绘画的形式学名叫做“数字漫画直播”,如今在国外非常流行,即用电子手绘板和数位笔作画,先勾勒出夸张有趣的漫画线条,再点击数字在线调色板快速晕染。3至5分钟后一幅幅生动风趣的音容笑貌,或“直播”在现场大屏幕中,或打印在数码照片纸上。
事实上,类似的新媒体艺术在国内外方兴未艾,各种新媒体艺术展层出不穷,一些科技人员将科技作品改头换面也成为了“艺术作品”,观念的混乱,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让新媒体艺术这个新生事物有点“夹生”。
B
“技术诚可贵,艺术价更高”
当艺术与新科技新技术碰撞到一起,就是所谓的新媒体艺术吗?应用新技术,也对新技术作艺术思考,新媒体艺术由此而生。但国内外许多的新媒体艺术展却让人们有别样的错觉:搞不清这些新奇玩意儿秀的是科技还是艺术,对科技手段的好奇始终压过读取作品含意的兴趣。有业内人士指出,相当一部分新媒体艺术作品还停留在“新奇”层面,以科技手段给观众制造新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都蛮独特,但并没有将人带到“艺术赏析”的层次。新媒体艺术成为一些人的“新玩具”,却仍旧还是一锅“夹生饭”。
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促进艺术变革。比如透视学和几何学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光学研究成果直接促成了印象派绘画……不过,眼下种种很炫的新技术手段如同当年一步步革新的颜料,都只是工具:给你最好的颜料,不懂画画,也就是乱涂一通。艺术功底决定作品的艺术品位,科技手段只能用来实现艺术想法,但不能等同于艺术。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码传媒学院副主任胡介鸣曾指出:“在新媒体艺术中,技术诚可贵,艺术价更高,表现形式与内在观念、互动体验与艺术思考的平衡很重要——可惜目前国内新媒体艺术创作者中,能做到的暂时还不多。”他欣赏荷兰的新媒体艺术家泰奥·杨森,“他用物理学知识和艺术灵感,创造了巨大而轻盈的‘怪兽’,模拟生物的自由生活;塑料管是‘怪兽’的DNA,塑料管数量和长度的差异构成基因代码,决定不同个体的行走方式和对环境的反应。置于海滩,只要有风吹过,‘怪兽’就会自己走动起来,像被大自然赋予了生命。”
业内人士也提起台湾的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他的作品是少数能流传下去的。比如《纪录零秒》营造出南柯一梦的感觉,以科学的态度对人类心理做了探索。观众面对镜子会看见‘镜中的自己’正在离开,而‘当下的自己’仿佛进入了另一维度。同时前方逐渐形成时光隧道,引导观众向隧道方向走去,当离开隧道时,又发现自己过渡到了另一个时空……”
定 义
新媒体艺术最初是来自艺术界的概念,指的是采用新媒体技术创作、以新媒体为介质的艺术形式,而新媒体本身其实是当代科技创造的产物,所以可以认为新媒体艺术实际上是当代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结晶,它是当代科技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也是艺术化地对当代科技进行创造性应用的结果。
冯梦波对新媒体有点烦
艺术家
百度搜索“冯梦波”有39200条记录,如果加上“新媒体”一块搜的话有22000条,那可以说明的是半数以上的新闻都是和新媒体相关联的。可是冯梦波却有些讨厌这个词,“我得说明,我最近有点儿很烦,所谓的新媒体。”
“提起新媒体,可能听起来是一种褒义,感觉新嘛,人总是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念头存在,我觉得肯定是有老有新的,但是新不意味着就是好,艺术史可以证明这一点,绝对不是越新越好,肯定不是。仿佛就是在说人类进步,在进步,这是胡说八道。人类什么时候进步过?从来没有。”在冯梦波眼里,有一些词汇、言语总是很容易引起人的误解,新媒体亦如此。
近年来新媒体愈来愈受关注,国内很多院校纷纷开设了新媒体专业,也有报道称,国外已经把电子游戏算入艺术行业了。按道理,对冯梦波这应该是好消息。但是冯梦波认为新媒体算不算艺术根本不是谁说它是艺术就可以称之为艺术的。
“艺术都是这样的,比如摄影,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天宣布摄影是艺术的。包括电影一开始都是属于街头卖艺的,杂耍的,新媒体也是这样的,并不是说在美国办了一个电子游戏的展览,电子游戏从此就成为艺术了。这只能称其为一个事件,对我们这些喜欢这类东西的人,得到承认也好,不被承认也好,我们就是喜欢,是不会管官方、权威是否承认的,不会去在意这些的。”冯梦波说道。
现在在央美授课的他,给学生讲课时更多的也是从艺术的角度,尽量不去讲技术,他觉得技术更新总是很快的,而自己要做的并不是使自己用电脑的创作成为一门技术。在课堂上,他更多的是和学生分享自己曾有的一些经历以及如何将作品的想法一步步实现,上的课不多,但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指导,而这个过程令他感觉很轻松。
面对一个艺术家,习惯性地要去评判他成功与否——参与到重要的展览、进入到重要的收藏当中总是很重要的评判因素,而冯梦波素来被认为是走在前面的人,他在艺术上的创新至今都难找到第二个能够把电子游戏和艺术融合在一起的人。对于就此定义他为成功艺术家的评价,他很淡然地表示自己已过了会认为参加这种展览就很成功的年纪了,他反问道:“我能算成功吗?我自己觉得不算,觉得差远了。”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