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十家
尚扬(1942-)
近三十年来,尚扬以变化不定的艺术倾向,实现了一个中国艺术家的梦想,即人性的自由展示和创作的自由表达。这个梦想在金钱至上的当今世界,是以失去艺术市场为代价的。尚扬的作品或许还不够前卫,但他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却胜过了很多年轻的前卫艺术家。
罗中立(1948-)
罗中立的《父亲》是中国美术走向当代之前的标志作品。多年来他以院长身份促成了 “川美现象”,使四川美院的当代艺术鹤立鸡群。他主管的《当代美术家》是八大美院最具当代精神的院刊,他带头兴办的“坦克库”是八大美院惟一直辖的当代艺术创作基地。
徐 冰(1955-)
徐冰的代表作《天书》(《析世鉴》)含有传世作品的种种要素。它以正经的方式揭示古代文化的荒诞品质,似乎只是针对中国传统,却又能推而广之,引起人们对文本、对文本的评析的质疑。他的《鬼打墙》、《文化动物》、《新英文书法》、《语言风景》均富有智慧。
谷文达(1955-)
谷文达始终走在前卫艺术的前沿。他主张用现代派打倒中国传统主义,用中国传统打倒现代派。代表作《碑林》以及用自创的“谷氏简词”营造的作品,体现出他的艺术主张。他的作品不是直接批判现实,他对寓意方式的持续追求使他成为艺术史无法绕开的人物。
王广义(1957-)
二十年余前兴起的“政治波普”是同王广义联系在一起的。1989年完成的《毛泽东-红格》双联画,开创了对政治领袖进行直观的理性评价的范例。1990年代的《大批判》系列,是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反讽,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之际普遍存在的政治困惑。
张晓刚(1958-)
张晓刚是多变多产的画家,代表作《大家庭》最能体现他的艺术成就。这组作品同它的姊妹篇,以极左时期的家庭、家族、同学、同事的合影为蓝本,以精神病患者似的木然神情为特征,揭示了极左政治统治导致的人性异化,也揭示了几千年积弱不振的国民性格。
岳敏君(1962-)
岳敏君的笑面人表露了国民习气伪善的一面。他用不讨人喜欢甚至让人感到鄙夷、恶心的体态,反复塑造这个符号般的形象。他的作品如同哈哈镜,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常常被迫流露的虚情假意。对于清算这种虚假的性情,他的作品起到了作用,至少在艺术界。
方力钧(1963-)
方力钧的作品被称为“玩世现实主义”,不过无所用心的玩世态度不足以解释他的艺术。他的成名作在无奈与滑稽的背后,表达对现实弊病的厌恶与痛恨。他的近期作品则被赋予了浓厚的童话色彩,作品用幽默调皮的方式,嘲讽负面的社会心理和国民的从众习气。
曾梵志(1964-)
曾梵志的假面系列,描绘的是众生的嘴脸,表现的是人性的虚假和人与人之间不可沟通的隐私。作者进一步将外在的面具内化为活生生的人格模式,使假面同真面之间形成真假难分、真假交融的感觉。披露人类应当摒弃的假面,使得他的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穿透力。
邱志杰(1969-)
中国前卫艺术圈严重缺乏杂家和通才,邱志杰例外。他集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于一身,三方面的成就都出人意表。代表作《磨碑》、《记忆考古》体现着他的艺术思想,展现跨越古今中外的广度与深度。同上列九人相比,他仍有发展潜力。
说明
本文选人标准有四:既成事实地对中国艺术界、知识界产生过较广泛的影响,受到国内外艺坛的关注。大部分时间在国内从事创作,作品出自中国当代文化土壤。有一件以上能够传世的代表作。唤起过一种风气或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有些知名人物未能入围。比如艾未未以社会活动家闻名,应由相关领域去表彰;黄永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