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画家继潘天寿濒失传指画新高峰震惊艺界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赵莎) 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画的一代大师。他的绘画,代表了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高峰。这高峰一边连着唐宋绘画的博大气度,另一边则开创中国现代绘画的雄浑之风。潘老绘画气势雄伟,夺人心魄:他在每一块石头里,每一片荷叶上,都注满当时代的浩然之气。他将诗、书、画都达到高峰,融于一炉。但潘老的绝学,后继乏人,无人能企及此高度,然在美国惊见有艺术家继潘天寿后又提高发展指画一新高峰,震惊整个艺界。此人名叫王学治来自北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旅美华人艺术家,北美艺术家协会主席王学治教授是当代集書画家,诗人,国学家,收藏家于一身的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名人。他曾受教于潘天寿,李苦禅,张仃,吴作人等门下,旅美20年面壁图强,潜心研究中国大写意国画,将南潘北李融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濒于失传的指頭画,并将之推至新高峰。轰动画坛。他创立了北美有史以来首座华人命名的《王学治美术馆》,为中国书画在世界艺坛争一席之地。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者有幸採访了这位当代大隐。他是一位道骨仙风的谦谦长者,他自称是艺术上的潘天寿,李苦禅的小学生而矣,他也不承认自己是大师,所以,我只能称他为大家,或老师。

王老师出身于京华六代世医之家,他先祖明代王履字安道,是朱王府御医兼画家诗人,他画的《华山图》至今藏于故宫,视为国宝。

王老师自幼学画的恩师中央工艺美院(今清华大学美院)张仃院长,及潘,李诸名家,又在美进修华大艺术系。他的艺术自成一家。作品被华州,加州,纽约,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台湾,新加坡等博物馆收藏,他给联合国画的“和平世界”受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授予文化艺术大使的称号,他的作品荷花拍卖50万美金全部捐给非洲儿童,及其它如地震水灾及武当山捐助,他从未对人讲过,他说这是做功德,讲了就不是功德了,为自己出名就不是功德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看了他给胡锦涛主席画的马,气势雄健。他说一方面胡总书记属马外,这代表了他带领中华民族奋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王教授画松,无不为之动容,大气磅礴,夺人心魄。我记起看到古代画论曰:唐代张璪写松,很能用笔法,“常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雨,槎牙之形,鳞皴之状,随意纵横,应手间出,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唐人符载把张璪画松说成是“流电激空,惊飚戾天,豪飞墨喷,离合惝恍,若雷雨之澄霁,见万物之情性。

我想形容王老师画松绝不为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他的指头画更是奇特,潘天寿指画是当代最高境界,王不仅继承了并将之推至新高峰,他的丈八的指头画运用了指头与纸头的新技法突破了前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他画的竹笔力抗鼎,力透纸背,我深爱他画的竹。我自己也拜名师研究画竹多年,我以为他的墨竹当是李苦禅后第一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他的墨荷,清净高雅,如他人品一样,将诗书画融为一炉,像一首优雅的史诗让人陶醉。

吴作人老师称赞他:“师造化,得天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他画的松鹰高远,气势雄伟。

总之,中华人才辈出,汇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的採访今天到此,王老师一再对我讲,不要写他个人,要写中华文化,要写中华民族,他只不过是为祖国传播中美文化交流尽一绵薄而矣。

我常听人云;‘大隐于市’,今日方见其真。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