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的“人民大会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一个崭新的地标建筑已落成,宏大的规模加上华丽的装饰,这间国际论坛宫殿堪称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人民大会堂。

试图用任何文字来形容它的华丽,只能最终证明词藻的贫乏与苍白,这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际论坛宫殿(Palace of International Forums)。设计公司Ippolito Fleitz Group 按照皇家官邸的标准来打造这间宫殿,在2009 年9月落成之后,它成为了首都塔什干最具代表性的新地标,将作为承办全国性政治会议和文化活动的乌兹别克斯坦的“人民大会堂”。

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宫殿的外观颇似希腊神庙,八根光滑的大理石柱与巨大的落地窗奠定了其辉煌的气势。整个建筑的规模围绕一个“大”字展开,当推开雕刻着精美花纹的木门,怀着膜拜之心踏入宫殿的大厅后,“大”的概念便更加一目了然:迎接你的大厅超过16 米的挑高,面积2500平方米,十数根洁白光亮的大理石柱子,以及长达23 米、镶有110 万颗水晶、如瀑布般在空中铺陈的巨型施华洛世奇吊灯,一个又一个的视觉震撼让人应接不暇。

大厅的前后方均安装了纵贯整墙的巨型落地窗,而左右两侧则以镜面墙壁来拉伸视觉效果,避免产生横向空间的逼仄感。如果再稍加留意,会发现屋顶和地板上都雕刻着星状图案,与大厅四周高悬着的八颗球形水晶灯一起营造出奇幻的太空效果。而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正对入口的一整面铜墙,墙面的弧形结构让其看上去像一个等待发声的铜鼓,散发出略显陈旧却充满力量的光泽。

在大厅的两边,楼梯以敞开怀抱的姿态邀请客人进入“铜鼓”,眼前顿时豁然开朗。“铜鼓”作为整个宫殿的中心,实为高48 米、直径50 米、可容纳1850 人的扇形大礼堂, 一个名副其实的“跃层”。礼堂四周的墙壁采用乌兹别克斯坦传统的穹顶结构,向外凸起的横向弧线不但有助于提升音质,在安装了LED 灯带后还能营造出柔和的剧场环境。而绿松石色的座椅及同色系绣花地毯也都是为了向乌兹别克斯坦的国旗致敬,使礼堂成为既具有国际先进设备,又不忘民族本色。

礼堂外的一圈休息区摆放着若干白色长条沙发,坐在上面可以享受到落地窗外开阔的视野。如果能进入VIP休息区的话便更加幸运,因为这里与其说是休息区不如说是当地艺术作品的展示区。除了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以及18 盏水晶吊灯做足了华丽气势之外,在VIP 区还能欣赏到更多值得品味的手工艺品,比如具有部落风格的马赛克壁画、采用某种稀有金属制成的“折迭式”墙壁,以及当地人亲手编织的民族风地毯。

沿VIP 休息区的阶梯向上,便来到了会议室与宴会厅所在的楼层。这两个地方依然气势宏大,场面华丽,风情万种的灯饰继续扮演着主角。会议室的设计亮点在于一个“圆”字,屋顶与大礼堂一样采用穹顶结构,弧线外部镶以白色灯带,而顶部中央依然以施华洛世奇锥形吊灯来打造视觉盛宴。底部的圆形会议桌直径达十米,与顶上的“圆”相互呼应,会议桌采用枫木、檀木及核桃木三种材质制成,光滑的桌面在水晶灯的照射下贵气十足。

宴会厅的屋顶采用不规则的波浪线条,这次设计师倒是避免了造型夸张的吊灯,改用两顶造型柔和的“水滴式”吊灯,数万颗水晶小球从透明绳在线垂坠下来,形成两把隐形大伞笼罩在餐桌上空。而为浪漫气氛加分的则是主桌背后那面镶满珍珠贝的墙壁,让用餐环境沐浴在一片“珠光宝气”中,整个宫殿的华丽程度至此飙升到最高指数。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