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高原艺术空间2011年圣诞艺术项目

----小径分岔的花园 + 机能测量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赵莎) 值2012年新年来临之际,千高原艺术空间向朋友们呈现艺术家翟倞的个人艺术计划和艺术小组“实验工作坊”的第四期项目。居住在北京的年轻艺术家翟倞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学历。翟倞的艺术创作常常有关于文学和社会学,此次呈现的系列绘画作品《小径分岔的花园》(Jorge Luis Borges Garden)与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同名小说有同样的魔幻式的叙述结构。由几位年轻艺术家组成的实验艺术小组“实验工作坊”几年来一直在进行当代艺术的创作实验,千高原艺术空间呈现给大家的是这个小组的第四个项目----《机能测量》。在这个夜晚,除了艺术,我们还为朋友们准备了美食、红酒、和画廊同事的自制礼物,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对千高原的支持和厚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项目一:小径分岔的花园——翟倞个人艺术计划

艺术家:翟倞

作品媒介:绘画

项目二:机能测量----“实验工作坊”第四期

艺术家:白小墨,曹明浩,陈胄,陈建军,史苏尧,徐童,张敏捷

作品媒介:绘画、装置、录像、声音现场

开幕酒会:2011年12月24日晚上7-10点

展览时间:2011年12月24日至2012年1月21日

展览地点:成都市高新区芳沁街87号,千高原艺术空间

咨询电话:028-8512 6358

邮箱:1000plateaus.cn@gmail.com

网站:www.1000plateaus.org

小径分岔的花园——翟倞个人艺术计划

翟倞2011年的系列绘画作品----《小径分岔的花园》与博尔赫斯的同名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有同样的魔幻式的叙述结构,小说主体情节发生在1916年“一战”时期,主人公是个叫余准的中国人,他在英国的战区,却是个德国的间谍。他掌握了一个绝密信息:一个准备攻击德军的英国炮队的位置----法国小城艾伯特,信息中断且被英国特务追杀。余准利用报纸报道一个同名为艾伯特的人被杀的方式让上司知道信息,当他去杀艾伯特时,发现这位了解中国的汉学家正在研究他曾祖父彭冣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经过攀谈了解到艾伯特破解了小说的秘密。原来彭冣并没有建造一座真实的迷宫般的“花园”,所谓“花园”并不存在。而彭冣写的那部杂乱不堪的小说才是那个“花园”,它既是一个象征性的花园,也是一个巨大的寓言,揭示着时间的分岔性和相对性。他们越谈越投入,余准几乎忘了此行的目的了,这时他看到了那个英国特工已经进了花园,便拔出了手枪打死了无辜而可怜的艾伯特。最后,如他所愿,上司猜出了他的计谋,轰炸了英军的驻地----艾伯特。

翟倞在做关于这部小说的一系列视觉作品时,把惯常的二元艺术结构(观众和作品)变为三元结构(观众,作品和另外一个作品),去除对于文学或者绘画的先入之见,把结果放在三者之间。同时在小说里,找到博尔赫斯的小说框架结构赋予了绘画作品一种魔幻式的,宇宙模式般的感觉,也意在塑造在一个表面严谨的视觉叙事结构里面有一个柔软的玄学内核,让三元结构的自由交流成为可能。

这样的现实的魔幻与现实相结合,如同柯勒律治之花,尤为奇妙。

部分作品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翟倞, 从那一刻起,我觉得周围和身体深处有一种看不见和不可触摸的躁动, 布面油画, 60x50cm, 201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翟倞, 平行时间, 布面油画, 36x25cm, 201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翟倞, 陷入虚空, 布面油画, 75x90cm, 201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翟倞,害怕, 布面油画, 30x20cm, 2011

机能测量----“实验工作坊”第四期

机能——在心理学上为意识的机能,强调意识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与环境之间所起的作用。而作品的机能性则由是“在地”和“语言”这两个重要因素构建出来的。

在地是创作者在艺术实践场域中同身边一切所发生的互动关系,并通过保持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在“社会语境”中有效的切入以及与现实进行对话和反思,而构建艺术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是艺术工作者的态度。实践之后,并深入的研究“媒介”本身的语汇所带来的感受和它的特性。 通过视觉来思考,质疑“先入为主”式的“雕刻”现实,做到最大限度的对问题意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判定与考量。

《机能测量》则是依靠“在地”和“语言”这两个主要因素来修正艺术创作与现实联系的精准性和对话性。实验工作坊的参与创作者也是基于各自不同的个人生命经验作为思想脉络和创作试验,建构出各自不同的视觉方式和艺术想象。之后,在当下的社会中去寻找认同和清晰自我的“身份”,并试图去探测社会﹑集体或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部分作品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小墨,没有声音的房间,影像与声音设计,现场,20分钟,201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曹明浩,单频道录像,彩色,有声, 10分22秒,2010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胄,划过窗前的礼花,有声录像装置,9分20秒,201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史苏尧,溪边——月下,100x170cm, 布面丙烯,201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童,老唐头,纪录片,100分钟,2011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