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星推广计划—夏迅个展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赵莎) 未来之星推广计划——夏迅个展将于2011年12月11日下午15:30在北京环铁时代国际画廊开幕。此次展览是环铁时代国际画廊倾力打造的“未来之星推广计划”的第四个展览。
未来之星推广计划,是环铁时代国际画廊在长期持续发掘和培养具备艺术潜力的年青艺术家方向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为具备艺术思考和探索精神的年青艺术家提供了展示和宣传的平台。所有推广计划中的参展艺术家都是经过精心遴选的。项目学术主持孙小娟认为这些受过学院教育、具有当代思考的年青艺术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未来艺术发展道路上他们的创作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值得关注和推广。
此次推出的年轻艺术家夏迅,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师承著名艺术家戴士和先生。本次展出的这一批肖像作品,朴素而又别开生面,是夏迅近年来最精彩的代表作品,也是油画肖像类作品在中国当代画坛上近期的重要成果之一。
夏迅的这些作品中的形象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但要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之交流并非易事。这些老人、孩子、同事或朋友、甚至街边路口的普通百姓,在创作的过程中统统被艺术家拉近了,被作品联系起来了。这首先源于艺术家的观察,艺术家走进了角色的生活现状。在《老伴儿》系列作品中,夏迅甚至把自己的画架搬进了角色的床前灯下,直接的观察老人的生活情景和状态,直接体察他们的豁达与无奈、安然与挚着。艺术家带着好奇、关注、同情和爱把自己置身于其中。这不是通常所谓“质疑生活”的艺术,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爱的艺术,回到艺术起始的原点的爱的艺术。
在具体的作品里,艺术家通过对细节不厌其多、不厌其详、不厌其繁的观察与把握,从这些平凡的脸上读出了一些味道,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又把自己的画笔集中于刻划这一点点有意思的发现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去制作一幅“完善的”画面,以此给观众提供一种和画中形象对话的可能性。这是夏迅的肖像作品的耐人寻味和与众不同之处,也正是这些作品能够真正抓住观众之处。
这次由通过艺术家深入体察和出色的细节刻画而成的作品汇集的展览是夏迅作品的首次集中亮相,届时将展出艺术家作品20余幅,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4日。
体察和细节
戴士和
夏迅创作的这一批肖像作品,姑且统称之为《老伴儿》系列吧,朴素而又别开生面,是作者近年来最精彩的代表作品,也是油画肖像类作品在中国当代画坛上近期的重要成果之一。
《老伴儿》系列取材于自己亲戚朋友,但又与通常所说的“近距离作品不同”,因为这些角色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作者的个人处境相距甚远,年龄辈份也往往并不接近。在现实生活里原本是远距离的人物,在创作的过程中被作者拉近了,被作品联系起来了。首先是观察,是作者走进了角色的生活现状,夏迅把自己的画架搬进了角色的床前灯下,直接的观察角色被褥的质感,空气的密度,桌面的粗糙和油污,直接体察老人的豁达与无奈,他们的安然与挚着。作者把自己置身于其中而不是超然于事外,带着好奇,更带着关注、同情和爱。这不是通常所谓“质疑生活”的艺术,而是爱的艺术,不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而是回到爱,回到人生原初,回到艺术起始的原点的爱的艺术。质疑和挑战并不是艺术的唯一动机,爱也永远不会死亡。
在《老伴儿》系列中有几幅精品,整个画面浑然一体,处处局部都融为一个动人的整体。这在“写生”中最难能可贵,因为作者人在现场,琳琅满目的细节都诱惑着眼睛,稍不留意就会“跑神儿”,离开作品的主题需要,钟情于一些“出效果的局部”,一些写生恰恰是这样就画得“散了”,失去了主心骨,降低了艺术质量。
这样说并不是说画面上细节刻划越少越好,而是说,一定要让细节都是有意思的,有味道的,耐看的细节——这样的细节不是要少,恰恰相反,不厌其多不厌其详不厌其繁。郑板桥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繁是指的多余,可有可无。画面上的每一个角色的脸,每一双手也是一定要有意思才能入画,夏迅恰恰在这些《老伴儿》们的平凡的脸上读出了一些味道,在他们普通的手的动作里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又把自己的画笔集中于刻划这一点点有意思的发现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去制作一幅“完善的”画面,夏迅的这些“老伴儿“系列肖像作品能够真正抓住观众之处正在于此。
夏迅年富力强前程似锦,这批《老伴儿》作品是他的一个好的起点,相信夏迅能够兢兢业业诚诚恳恳作画,不求多,不贪快,不玩“帅”,不秀大师,宁拙毋巧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
二0一一年十一月 于京

展览信息:
学术主持:戴士和
策 展 人:孙小娟
主办单位:北京环铁时代国际画廊
展览地点:北京环铁时代国际画廊
展览日期:2011年12月 11日— 12月24日
开 幕 式:2011年 12月11 日15:30
附:

单身人—老于之二120x100cm 2010

老伴儿—洗脚 布面油画120x100cm 2010

母与子之一120x100cm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