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翰墨画廊:思想的形状及其维度—青年艺术家群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世纪翰墨画廊隆重推出秋季青年艺术家特展“思想的形状及其维度” (The Shape & Dimension of Thinking),本次展览邀请了8位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及综合媒介创作领域的优秀青年艺术家,探讨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微妙关系。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于艺术本体、对艺术所承担的跨学科的、形而上意义思考的物化形式,不管以什么媒介呈现,总是有一种可被触摸或感知的形状,这些形状在每一个接受者的接受过程中是可变的,飘忽的,但总能有一个意义的落脚点。不管作品的形式或观念具有何等程度的开放性,一旦意义开始生成,艺术品的附加价值就不断攀升,其形状可被想象与感受的空间也不断的缩小、固化,其思想同时会进入话语化进程,逐渐生成自我辩护的系统。从这个角度看来,思想与形状似乎是对立的,总是处于矛盾的、螺旋形的上升过程中。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会反形状,激进如达达的反艺术,但只要个体生命已“艺术家”名世,他/她总会被形状的系统所包容并情愿或不情愿的留下自我的坐标。

本次展览邀请的8位艺术家的作品关注的具体问题及问题层面各不相同,作品中坚守宁静的“思想性”、追溯个体生命对艺术的原初激情、朴素的热爱以及对艺术景观、视觉符号重复的警惕是他们共有的特点。不得不承认,在现今以资本为兴奋剂的当代艺术界,机智地把握“学术热点”创作出各方面都正确的、满足艺术生态链上各个环节,尤其是生态链顶端的收藏群体趣味喜好的作品在形式上不乏机巧,在观念上亦左右逢源,但缺少了一份思想的宁静与对艺术朴素的热爱。正如本次展览中时砚亮的作品《满桶的思想》所示,“思想”已经被乱草与口腹之欲所湮没,帷幕轻启,一代人的艺术舞台便是这般模样。而本次展览的工作目标之一,即是在这个充满了各种隐秘欲望的舞台上,发现这些艺术家思想的形状及其维度。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