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冢沙矢香——生生不息

  她的作品将素材和空间运用得非常独特。本次展会中有件用大米和线制作的作品格外夺人眼球,使用了作为日本和亚洲人民主食的大米,象征“纺织生命(之线)”。作品使用的旧生活用品也讲述着使用过这些器具的人及这片土地的故事。石塚女士用自己独特的空间感将这些元素进行组合,呈现出其无与伦比的美。”

  ——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小原雅博

  上海—艺术门呈献的《石塚沙矢香-生生不息》从5月12日持续至8月23日,此次展览是日本新晋艺术家在中国和在日本之外的首次个展,将展出11件为展览特别创作的最新作品,包括她最为著名的场地特定装置,以及综合媒介绘画、木板上的筷子拼贴、亚克力灯光盒大米拼贴和一件影像作品。

  石塚沙矢香的作品通过关注日常物件和物件使用者的故事,探索人类生命之间相互关联的主题。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无生命的物件蕴含着物件使用者的精神、个人情感和记忆。艺术家选取日常生活中普通而易被忽略的物件为材料,诸如稻米、破碎的盘子和碗、穿旧的和服、樱花的照片和其他日用品,将其用线连接并悬挂在特定场所的空间中,心照不宣地将这些平凡的物件转化成一幅幅简洁而发人深思的空间图景。在艺术家看来,人类整体的生命脉络在这些物件的交织与联系中显现,此次展览的题目在日语中本意即为“纺织生命(之线)”。 

  《稻神》(2014)是艺术家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可步入式装置作品,占据画廊三分之一的空间,4200根由一颗颗稻米捻成的“米线”疏密有致地从天花板垂落至地面,从上海的古董旧货市场收集而来的旧桌子、旧碗和食物盛器亦散落其中。沙矢香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构思和创作《稻神》,同名装置作品于2009 年在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上一座日本老房子中首次展出,越后是日本高质量稻米产区之一,艺术家曾有半年的时间与当地的稻农一起生活和耕种,悉心研究稻米的生长过程。 
 
  她认为稻米是生命的种子,许诺温暖和营养的同时维系着一代代的生命,在无尽的生命循环中,稻米线将人类的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 

  此次在上海再次展出《稻神》,艺术家特别提到不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人类与稻米的亲近关系以及稻米在生存文化中的重要性都是相通的,她在装置中运用从上海当地收集而来的旧食器,借此也让她的作品与这个城市的过去和历史相联系。  
 
  《等待No.1》(2014)将手工捻成的稻米线缠绕在五个在日本收集的旧绕线筒上,艺术家使用金色的线连接一颗颗稻米,而金线象征着生命的光辉。其他运用稻米和线的作品包括亚克力灯光盒上的稻米拼贴《旅程》(2014)、综合媒介绘画《沉睡》(2014)和《如雨倾盆》(2014)。在绘画作品中,她将稻米和白线粘在画布上,并覆盖一层层红色、绿色和金色的颜料,这些颜料最终合成画面阴翳的底色。待颜料变干之后,白线在艺术家精细的打磨中慢慢从暗中显露出来,仿佛生命之光或艺术家所称的“生命之线”。  
  
  《连接》、《面向未来》和《基因》系列筷子拼贴亦是特别为此次展览创作,作品由艺术家从朋友和熟人搜集而来的旧筷子组成,筷子上缠绕着金银线,她借此表现人们的愿望和生命闪烁光辉的印象。沙矢香引用了日本过去举行“筷子祭”的习俗指涉作品内在的生命性,人们相信筷子中遗存着使用者的精神与感情,筷子被带到神社中火化可以净化使用者的灵魂。渐变的色彩和参差的构图则参考了传统的卷轴画。 
  
  石塚沙矢香

  石塚沙矢香1980年出生于日本静冈,2004年毕业于日本女子美术大学绘画专业。石塚沙矢香的装置和综合媒介作品大多以现成的普通物件为材料,流淌着对人类生存历史与文化的敏感,作品安静又引人入胜的氛围中物件自身的特性呼之即出。她的作品简洁而有力,自我意识的淡化让她的艺术从个人体验升华至整体观照。作品以现成的、容易被忽略的日常物件为媒介——诸如稻米、细线、旧的布料和器具等日常生活之物,在透露着日本社会和文化意蕴的同时,微妙地将这些物件交织在人类生存的广阔领域中。

  石塚沙矢香在2009年参加新西兰惠灵顿亚洲艺术家驻地项目,并在东京和神奈川举办过多次个展。

  她的装置作品在日本多次参与群展,包括濑户内三年展和越后妻有三年展。目前她生活在日本神奈川县的大矶。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