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小捷考察中国援柬吴哥古迹保护修复项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8日,正在柬埔寨进行访问的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率中国政府文物代表团考察由中国政府援助、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周萨神庙和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并亲切看望慰问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的工程技术人员。

 

  励小捷听取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及援柬工作队技术人员关于修复项目的情况汇报。他详细了解了周萨神庙建筑残损状况、修复技术等情况,并在展板前仔细观看了建筑本体修复前的照片,询问修复工艺和技术难点,对原始建筑石材和新配石材的来源一一进行了了解。他说,保护吴哥古迹国际行动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正式参与的大规模的文物国际合作,周萨神庙工程是我们的开篇之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为我们后面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茶胶寺工地,励小捷首先来到现场施工办公室,参观了项目前期进行的建筑测绘、考古调查、岩土工程勘察、建筑形制及复原研究等研究工作成果展,并听取了修复项目施工进展的情况汇报。他充分肯定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所做的前期研究工作为后期的保护方案设计及修复施工打下的坚实基础,认为这些前期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促进了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及施工的开展,为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工地,他详细询问了对变形移位石构件的解体拆落、残损石构件的修复、塌落丢失石构件的寻配补配以及石构件的回砌归安等施工流程和工艺。他对施工过程中使用传统修复施工机械和中柬传统建造、修复施工工艺的做法表示了赞赏。他说,茶胶寺建筑本体的保护与修复,遵循了最小干预,保持原建筑形制与艺术风格、原建筑结构、原建筑材料、原工艺,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建筑本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通过科学、有效的修复技术手段,排除了建筑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修复后的建筑充分体现出了古代高棉传统建筑艺术风格。他赞赏中国援柬工作队通过国内外合作积极开展茶胶寺考古发掘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这不仅是茶胶寺项目综合性、研究性明显加强的表现,也是中国援柬工作不断进步、水平不断提高、信心不断增强的充分体现。

 

  茶胶寺采用砂岩与角砾岩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进行砌筑,上千年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石材表面及建筑结构形成了表面粉化剥落、微生物病害、表面坑窝状溶蚀、风化裂隙、表层空鼓、局部缺失等多种病害。国际组织和柬吴哥管理部门对茶胶寺须弥座石刻病害防治十分关注,中国援柬工作队也正在把工作的重心向石刻病害防治转移。他嘱咐技术人员,石刻保护修复要坚持试验先行,特别是新材料的使用,要经过充分的试验和论证,证明对文物本体没有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实际应用。他鼓励援柬队员要坚持研究与修复并重,积极推动与德国队在这方面的合作,汲取国际先进经验,确保工作成效。

 

  最后,励小捷来到中国援柬工作队驻地,看望慰问这里的中、柬工作人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刘曙光院长向励小捷一行介绍了有关人员和情况,励小捷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在暹粒工作已近20年。20年来,你们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周萨神庙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超进度推动了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得到柬埔寨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在吴哥工作的各国工作队的肯定。不仅为修复吴哥古迹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的文物工作者争得了荣誉,而且还牵头举办了“高棉的微笑”文物展览,成为推动中柬友谊的重要使者。励小捷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政府对外文物保护援助、合作项目会越来越多,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包括学习、研究、队伍等多个方面的准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这方面的先行者,应该发挥关键作用。他要求文研院和援柬工作队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暹粒这个国际合作的舞台,坚持系统、全面地学习柬埔寨的历史与文化,在认真总结吴哥古迹保护修复的工程技术经验的同时,要加强对柬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争为柬方培养高级别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和交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机构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方法、材料和技术,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他勉励援柬工作队同志继续发扬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将援柬吴哥古迹保护工作这一艰巨复杂的任务扎扎实实地完成好,为祖国争光,将中柬两国人民友谊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