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高吹万藏品偶识之磬砚铭砚拓

这件砚拓册页,左右两页相连。左为砚面,右拓砚背,此砚形制极大,长30.5厘米,上宽18厘米,下宽22.5厘米。中腰收束,呈钟形,也像一把硕大的石斧。水池甚大,中间还有2厘米的小孔,甚可爱。砚边为“门”,形状、线条浑圆,古朴雅素。左右匀称,十分精美。砚背刻有“磬砚铭”一首,道出此砚的珍贵:“浮而质,风尔形。扣之声,越而清。磨之肤,泽而平。清庙之守而司墨卿。畴能砭俗惟泗滨之英,畴能兼济惟封疆之臣。”落款:是营吴兴吴仕让敬撰(仕让印)。册页左边钤“石经阁”、“嘉兴冯十三登府伯云氏所得图书金石记”两印。右边下部钤一白文印,右下角钤:“葩庐劫余长物”朱文印。根据以上众多印章推算,此砚拓收藏的轨迹应是:吴仕让——冯登府——高吹万——我的藏友。
吴仕让字九恭。归安人。嘉靖戊午(1558)举人。知灵璧县。从以上这段铭文得到的信息,这位吴仕让,他得到了这方珍贵的石砚,十分喜爱之余,在砚铭上歌颂了这方名贵砚台的优异品质,并作为礼物敬献给封疆大吏……
古之文人学士得佳砚一方,会欣喜若狂,珍爱宝藏,“一日相亲,终生为伴”。如今收藏名砚已成风尚,拍卖市场成交价也节节升高。一方佳砚还因历经文人墨客转辗收藏、题咏,所具的人文意义更是非凡。名砚成为非常珍罕的藏品,此时藏品主人又会特意将此砚拓下,名曰“砚拓”,正如现代的照相一般,而砚拓是更为真实的记载,因为它与藏品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