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高吹万藏品偶识之磬砚铭砚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件砚拓册页,左右两页相连。左为砚面,右拓砚背,此砚形制极大,长30.5厘米,上宽18厘米,下宽22.5厘米。中腰收束,呈钟形,也像一把硕大的石斧。水池甚大,中间还有2厘米的小孔,甚可爱。砚边为“门”,形状、线条浑圆,古朴雅素。左右匀称,十分精美。砚背刻有“磬砚铭”一首,道出此砚的珍贵:“浮而质,风尔形。扣之声,越而清。磨之肤,泽而平。清庙之守而司墨卿。畴能砭俗惟泗滨之英,畴能兼济惟封疆之臣。”落款:是营吴兴吴仕让敬撰(仕让印)。册页左边钤“石经阁”、“嘉兴冯十三登府伯云氏所得图书金石记”两印。右边下部钤一白文印,右下角钤:“葩庐劫余长物”朱文印。根据以上众多印章推算,此砚拓收藏的轨迹应是:吴仕让——冯登府——高吹万——我的藏友。

吴仕让字九恭。归安人。嘉靖戊午(1558)举人。知灵璧县。从以上这段铭文得到的信息,这位吴仕让,他得到了这方珍贵的石砚,十分喜爱之余,在砚铭上歌颂了这方名贵砚台的优异品质,并作为礼物敬献给封疆大吏……

古之文人学士得佳砚一方,会欣喜若狂,珍爱宝藏,“一日相亲,终生为伴”。如今收藏名砚已成风尚,拍卖市场成交价也节节升高。一方佳砚还因历经文人墨客转辗收藏、题咏,所具的人文意义更是非凡。名砚成为非常珍罕的藏品,此时藏品主人又会特意将此砚拓下,名曰“砚拓”,正如现代的照相一般,而砚拓是更为真实的记载,因为它与藏品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