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料稀缺受追捧 印章收藏潜力大

  印章一直被收藏界认为是小众收藏。不过,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采用“中国印”,及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原本属于杂项类的印章已经逐渐成为收藏新门类,以黑马姿态进入专场拍卖。专家认为,受石料稀缺等因素影响,预计印章未来仍有较大升值空间。

  据了解,目前拍卖场上的印章大多是晚清民国遗留下来的,而不少现代篆刻名家的印章近两年价格也出现了明显增长。如现代书法名家马子恺刻的昌化石螭钮方章《中正光明》在去年西泠印社秋拍专场上以12.65万元成交。记者了解到,精品名家印章的价格虽然较几年前上涨了几倍,但价值还是被低估了,受石料稀缺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重庆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表示,印章收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初涉此领域的收藏者应对国学、古文字学、名家背景、篆刻风格、印材及刀法等多方面了解。建议根据主题系统收藏,如按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等材质系统收藏,或者按照名家篆刻、名人用印等进行专题收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