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五佛——穿越时空的神秘微笑
2014-12-04 17:01:20 来源:广州日报 已浏览次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佛教石刻馆里,有五尊大型的佛像呈一字状整齐排列,那历经沧桑的石刻造像穿越时空亲切地与我们对话,无论是嘴角的微笑,还是庄严的面部,或是各式的姿态,都似乎在向人们发出智慧的光芒。他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被发现,又因同时刻立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被称为“北周五佛”。
2004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湾子村一位砖厂的工人取土时意外发现了距今1400多年北周时期的五尊大型青石佛立像和四件莲花狮子佛座,出土的这五尊佛像高度都在两米左右,其中最高的一尊达2.46米,保存完好,体量巨大,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佛像面部刻画细腻,每尊都是方圆脸型,眉毛细长上挑,眼睛微睁神情慈祥平视前方,鼻直挺,双耳垂肩,下巴圆润而丰满尽显法相庄严。最为独特的是其中一尊佛像嘴角上微带笑意,还刻有两撇蝌蚪形小胡须,这样细微的刻画在石刻佛像中是非常罕见的。整体造型敦厚简练,佛像形体饱满,他们或褒衣博带或通肩大衣,领口上的衣纹,衣襟上的褶皱都呈现出英文字母“U”形,有的平行排列,有的左右交错。这些变化都受到了地域和时代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北周特色。佛像们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牵握袈裟靠于腹部,佛像衣服腰带下还配有流苏。这样巧妙的设计更增添了强烈的装饰效果,从佛像体表残留的痕迹来看,当初都彩绘贴金。这五尊大佛改变了北魏“秀骨清相”的风格,体现出长安样式的造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五尊佛像同时出土的还有四尊莲花狮子佛座,佛座都为方形,四侧以减地平雕和线刻的技法刻有神王、伎乐,佛座四角雕有狮子、大象等活泼可爱独具匠心。这些无不反映着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北周,建都长安,虽然仅有25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却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当时统治者由于信奉和提倡佛教,佛教盛极一时,寺院积累了众多的财富,并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寺院经济的强盛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武帝宇文邕下令罢斥佛教,从而在国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佛像全部被毁,寺庙被收为国有,寺僧均被勒令还俗。但是,当我们细读佛座上的铭文时,短短的200多字发愿文中却刻有“大象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建”。大象二年是公元580年,也是灭佛运动后的第六年。正是这短短的六年,会有如此数量集中,雕刻技艺精湛的佛造像出现,不能不说是个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