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苏绣--苏绣的历史发展

苏绣,为四大名绣之首。在中国手工艺领域占有独特地地位。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携部分元首夫人共同体验苏绣制作工艺,将苏绣再次推向手工艺领域的“前沿”。苏绣的历史发展是怎么样得,现在让小编与大家梳理一下。

 

苏绣的起源

 

       根据文献记载,苏绣起源于苏州,创始的年代也很早,而且也是始于服饰。东汉刘向的《说苑》日:“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面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根据观察,晋平公的使节访问吴国时,苏州已是吴国国都。这说明,在公元前6世纪,苏州已经有“绣衣”和“锦衣”了。作为艺术欣赏品画绣,则是从苏绣开始的。据晋代王嘉的《拾遗记》记载,三国时,“孙权常叹魏蜀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山川地形阵之象。赵夫人日:‘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于方帛之针绝,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既成,乃进于吴主。时人谓之针绝。”这幅山川地形军阵图,可视为我国刺绣艺术欣赏品的开端。之后,见于记载有齐、梁的刺绣锦裙和法被。东吴建都建业。齐、梁建都建康。建业和建康都是今天的南京。从历史的记载可知,这时的苏绣已经不限于苏州地区了。苏绣已经在广大江南地区发展了。

 

 苏绣的发展

 

      东晋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步从北方移向南方。江南地区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由于养蚕、樔丝、织锦、染色、绘画艺术的发展,苏绣也随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步冠于全国。尤其是在宋、元、明、清时期,苏绣的发展更为突出。

 

   宋元时期的苏绣

 

       我国的刺绣发展到唐代就进入兴盛时期,到了宋代,就日趋精工了。苏绣更是如此。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出土的苏绣实物,都令人信服的证实了这一点。苏州人张应文著的《清秘藏》一书中载:“宋人之绣,针线强国细密,用绒止一二线,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生趣释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余家蓄一幅,作渊明潦于东篱,山水树石景物,粲然也、傍作蝇头小楷十余字,亦尊劲不凡。1965年3月,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二层正西门夹墙中的石函内发现的绣花经贴,是目前所见到的年代最早的苏绣实物。这座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完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这批绣花经袱是由信女们自绣作为还原而捐献给寺院的。因此,可以断定,經袱是苏州人绣制的,紫色的两块,焦黄色的一块,上有“丘山寺宝塔上”六字。經袱中间绣有金黄莲花一朵,周围有图案形花边,纹样齐整,古朴典雅,具有严肃庄重的宗教色彩;针法齐密匀顺,有平抢、铺针、接针、施毛针等。1978年4月,在建于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的苏州瑞光塔上发现的刺绣經袱,图案平整,针法细密,还用三线晕色,十分精细。将上述經袱与1956年在北京双塔寺发现的金、元时期的刺绣經袱相比,我们即可看出,苏绣显然处于先进地位。宋代的《应庵和尚语录(卷下)偶颂》中还有“平江城吉彬老侄女吉二娘绣普贤像”的记载。宋代的《平江城访考》记载,当时绣线集中绣线巷(今修仙巷),刺绣集中在滚绣坊、锦绣坊。南宋绍定二年刻制的(平江图)等资料表明,当时与“绣”有关的坊巷更多,如“滚绣坊”、“绣线坊”、“绣锦坊”、“绣花弄”等,反映了苏绣及制线行业的发展。北宋末年,朝廷在苏州建立了织造衙门,兼办宫货绣品。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朝廷在平桥南堍建立了织造局,专门制作朝廷百官服饰,但不久就撤销了。一般来说,元代的刺绣不及宋代精细。这在《清秘藏》中也有记载。其书日:“元人用绒线稍粗,落针不密,间用墨描眉目,不复宋人精工矣!”但是,并非所有的绣品都是如此。1964年,苏州文管会在苏州南郊盘门外发掘的元末割据苏州的吴士诚母曹氏墓内,发现刺绣的衣裙残边有四件。其上各绣四龙,相向而行,两龙之间有云纹。构图疏密有致,形象生动。针法有接针、缠针、施毛鳞针、铺针、正抢、反抢、打籽针等,十分丰富,也有很高的技艺水平。

 

 苏绣风格的形成

 

      明代,苏州的丝织业日趋发达,苏州城东成为苏州丝织业的中心。与此同时,刺绣也为、随之兴起,明间家家养蚕,户户刺绣。豪门贵族的小姐“畴女红”,以此消磨时光,陶冶性情。这时的苏绣便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正德年间(1560年—1521年)的户部尚书、文渊大学士王鏊编纂的《姑苏志》日:“精、细、雅、洁,称苏州绣。”这说明,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发展,苏绣的技艺到了明代便进入了成熟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精细雅致的苏绣深得人们的喜爱。明代万年历年间有来得者(字阳伯,三原人,进士)在扬州做官。他通晓诗文。书画、琴棋和剑器百工技艺,唯独不会“女红”,因此特地到苏州学习刺绣。象来复这样的达官贵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这反映了明代的苏绣对各地影响之广。(《列朝诗集》)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诏衣冠如唐制”国。朝廷复建织造局于苏州天心桥东。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始派京官来苏州督造,设制造府(在水利分司西),总管丝织刺绣宫货的采办;有设制造馆(在西冠子桥西),集中若干机户、绣工进行专业生产。不过,大量绣品仍是由农村分散的女工绣制的。崇祯元年(1628年),织锦馆停止专业生产。

 

        露香园顾秀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上海露香园顾秀异军突起,震及海内。顾秀是在苏绣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对苏绣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影响至今仍存。因此,在探讨苏绣的发展时,有必要对露香顾秀作一番介绍。据i《顾绣考》和苏州《锦文公所撰顾公祠记》记载:顾名儒与其弟顾名世在上海“九亩地”(今上海露香露预园路),“筑预园娱老”,穿池得一石,有赵文敏手篆露香园三字,于是便以露香园为名。顾氏在“文酒之余,间教家人刺绣,分丝劈缕,穷极精巧;依为山水人物,宛然生动。于是顾秀之名,盛行于世。”人们称之为露香园顾秀或露香园绣。名世媳缪氏,善书精绣刺绣有“夺工天巧”之称,所绣人物气韵生动。名世次孙顾寿潜能书善画,师董其昌。其妻韩希孟精通六法,工画花卉,更擅长刺绣,世称“韩媛绣”,也称“画绣”。韩希孟所绣作品有《宋、元名迹方册》八幅。内容有“洗马”、“女后”、“鹑鸟”、“米画”、“葡萄松鼠”、“扁豆蜻蜓”、“花溪渔隐”;并绣有董其昌题赞,顾绣潜跋语。还有韩希孟绣花鸟册,内有“牡丹”、“芙蓉翠鸟”、“春菘”、“萱花夹蝶”、“蔷薇蜂、“水墨梅花”、“红梅水仙”、“莺粟”等八幅。还有她绣的折枝花卉册页。以上作品都是用擞和针法绣的,丝细如发,边齐如刀切,鸟兽出神入化,花卉临风欲动。韩希孟的刺绣能达到如此的境界,主要原因有二:一、均以宋、元名画的刺绣图案,自通画理;二、继唐、宋以来苏绣技艺的成就,针法“细、平、齐、薄”。并创造了长短参差的擞和针法,解决了调和色阶及消除针批的大难题。这一重大突破,使刺绣向仿真写实方向迈进了一大步。顾名世曾孙女顾玉兰,嫁夫张来,年24夫亡,家贫抚孤,以针营食,号“露香园顾绣”,以针绣授徒30余年,年70而卒。顾士露香园绣的声名因之大振。其后,“顾绣”之名招徕客人。及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苏州的刺绣业竟以顾世名为“绣祖”,并在葑门外水仙弄建“绣祖庙”,“以奉其祀”了。由此可见,露香园顾绣对苏绣的影响何等之大。顾绣有名者尚有:顾绣翠珍绣的《明太祖像》。其绢地微黄,妆容雄杰,眉目欲动。顾绣项丽珍绣的《腾王阁图》。图中珠帘画栋,人物风景,皆神色飞动。主客环坐,谈笑若生。顾绣无名者佳作有《浔阳琵琶图》。图中舟船宽敞,有人物四个:白居易手握酒杯,侧耳细听,额纹缕缕,愁容戚眉:商户斜抱琵琶,手拨四弦,襟边泪痕数点,俱用细丝挑成;一舟子,一老仆,皆形态生动。《弥勒佛像》素绫地,彩线绣。佛像趺坐,肌理纹路绣得巧妙,衣褶花纹用多种针法,三交五结,组成碎景。《陶渊明停琴伫月赋诗图》素绫地,用多种针法绣成。绣发用白描法,须发可数,眉清目秀,《停针图》,一女挺针凝视,若有所思,妙趣横生,绣得稀薄逾纸,针密无迹。《八仙庆寿图》,白绫地,五彩绣,共十二幅。每幅一仙人,都作腾空飞升状,云霞用虚绣,淡染轻均,半绣半画,恰到好处。此外,还有花鸟人物册页等。露香园顾绣的特点,在于深得宋代画缓慢真传。所绣画幅,一应人物山水花卉鸟兽,均以主体相待,因此每幅作品的绣制均须完备的技巧。具体地讲,有如下几点:一、丝细如发;二、针脚平齐;三、浓淡适度;四、刚柔逼真;五、形态活现;六、落针匀密。其针法已集前代之大成,计有:直针、缠针、接针、切针、扎针、滚针、打籽、擞和针、套针、旋针、虚实针、网绣等十四种。顾绣的底料采用的是吴绫,绣线也是苏州所产,针法继承了苏绣的传统之法。然而,顾绣的艺术成就,如刺绣仿真写实,将宫廷闺阁的刺绣技艺传播到民间等,又促进了苏绣技艺的发展。因此,说顾绣在苏绣技艺的发展过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清代的苏绣

 

      清代,皇族仿学汉人礼制,乘舆仪征仗规模盛大,文武百官服饰图案如同前朝,均有严格的规定。宫廷内室的帘、垫、罩、衣之类,无不用绣。据清代贵族德龄郡主所写的《回忆录》说,慈禧太后用大量的刺绣品来装饰和打扮自己。皇宫中专门有一处地方供刺绣宫女居住,形成一个规模很大的丝绣工场。宫女们从养蚕缫丝开始,到染线、设计绘作,一应俱全。年龄大而有经验的宫女才专门设计、绘画,几乎每天都能设计出一两套,交绣作的宫女绣制。完成后就送到慈禧太后以备使用。数量之多,使太后来不及穿用。绣作的方法也很多。单鞋子就有高绣、平金、挑花、穿珠、绣中夹珠等多种绣法。连太后洗澡用的浴巾都绣着金黄色的团龙。清代的苏绣甚为发达。苏州一度被誉为“绣市”。顺治三年(1646年),朝廷又派京官来苏州,在带城桥东督造总织造局,下设南新局(在桐桥)、北新局(在顾家桥西)。又汉人工部侍郎陈有明督理。总织造局内设有机房169间,其中有绣段房5间,人役中配绣匠8名。织造局专门制作上至皇太后,下至文武百官的服饰。顺治八年(1651年),总织造局奉旨裁减机户及绣工,改令“堂长”、“高手”代办。并禁止一般机户买丝募匠造办:撤回尚志,由陈有明兼营染织局。裁减后,共有机匠2230名,绣工甚少。顺治十一年(1654年)停止织造。顺治十三年(1656年)又改派理事马偏俄、太监邓秉忠来苏恢复织造。康熙十六年(1677年),发生云贵起义。因兵饷匮乏,裁减织造。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云贵起义平定,又恢复织造。当年,丝织、刺绣工料两项共支八万余两。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南北两局各裁机24台,兵减去工资2800两(白银),在染匠、金线铺户等项内扣附除,机匠生活十分困苦。据清末绣头陶幼亭谈:丝织、刺绣并非完全由官家生产。丝织有民间的机户。将刺绣作为农家的副业者就更多了。陶幼亭专门承接宫廷订货,然后分配给绣户刺绣,而他本人则下乡指导,检查质量。北京专办宫货的绣庄有广源京庄,苏州设有广源分庄(在王枢密巷,今五爱号巷),经理栾之明。北京广源京庄接宫廷订货后,即通知苏州分庄赶制样品。朝廷钦差到苏州织造衙门后,就去广源分庄拜客看样,合则订,不合则再打样品,直到钦差满意为止。绣庄画开料投产。成为绣片后,再由发绣人(或委托绣头转发)分别发给各个绣户。发绣人同时负责指导女工配色、绣制针法并确定完成日期。当时,绝大部分绣工分布在吴县境内西南各乡,而且各有所长。如平金在横塘;打籽在蠡墅;刻鳞绣龙在向街、白马涧;戳纱在葑门外擞头;袍褂铺子在善人桥;被面、枕套在光福、西华、东渚;寿衣、寿被在香山。一小部分绣工在城市,主要从事人物开相,网绣,擞和针画绣,戳纱纳锦等。当时,苏州城内除绣庄外,还有包头、行头等中间人150户。织造局仅有绣匠6人,化工1人,由他们负责成品整修。宫货一经订购,要货日期就很紧。如完成不了,则以“欺君之罪”论处。因此,上自朝绣庄经理,下至画工,放绣都忙得不可开交。农村妇女更是夜以继日、手不停针的为朝廷赶制绣品。宣统皇帝傅仪登位时穿的刺绣龙袍就是苏州横塘双桥的几个女工绣的。画者孙桂山,发绣者为顾锦甫。龙袍料子采用黄色宁绸,上有海棠和万字暗花,上绣有九条长龙,全用真金线盘绣而成。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