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空首布的演变历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 工具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2 原始空首布 山西南部出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3 青铜称量货币的雏形 系有意铸缺

 

      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早在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铸造业兴起,金属实物货币应运而生。黄河中游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使用不同形制的青铜农具铲作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后又逐渐演变成最早的原始空首布。大约在春秋中期后,空首布的货币形式固定下来,主要流通于三晋和中原宗周地区。

 

      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中不乏商周时期青铜农具铲出土的报道,民间也时常有青铜农具铲(图1)的发现。其形制一般有平肩、圆肩两种,铲身较厚,为增加强度,中空的銎部大都深入到铲身的中部。有些青铜铲的中间还有一条加强筋,有些工具铲上还铸有文字或符号。但这些原始的青铜工具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经济的繁荣,青铜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早期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中,人们借助青铜铲的特定形态,赋予其一定的重量,以便交易使用。随着青铜称量货币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在农耕发达的三晋地区逐渐演变出铲形的原始空首布(图2)。

 

      近又发现一件有铸缺的青铜铲,重112克,高90毫米,宽54毫米(图3)。它体现了原始的铸造状态,已不能当工具使用。此枚有意铸缺的青铜铲,佐证了当时为了支付交换方便,把原来的青铜工具铲铸造成单边形状,已经脱离了工具的职能。在空首布货币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之前,这应是青铜称量货币的雏形,它的出现应早于原始空首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4 早期超大型空首布 山西侯马出土

 

      早期超大型空首布(图4),两肩微耸,銎部已明显上移。銎部呈六棱形,首下有一加强筋。布身变薄,布身已有明显的两条线。完全脱离了工具铲使命的原始空首布已充当了货币的角色。演变到早期大型空首布时,它的銎部已上移至布的肩部。虽然銎部仍为六棱形,但布身更加轻薄,布身还出现了三条纵线,它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中期(图5)。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5 早期超大型空首布 河南嵩县出土

 

      其后的大型耸肩尖足空首布主要在晋国的赵氏势力范围之内流通。早期耸肩尖足空首布的銎部呈六棱形,到春秋晚期銎部演变为四棱形,布体也逐渐变小(图6)。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主要在河南的宗周地区流通。早期为深弧裆,演变到后期弧裆变浅,甚至变平,形体也随之变小(图7)。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6 耸肩尖足空首布的演变过程(由大到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7 平肩弧足空首布的演变过程(由大到小)

 

      空首布定型于春秋中期,经历了几百年的漫长演变,在这期间肯定会出现多种形制的原始空首布,但出土物却很少见。这是因为在空首布的货币形态定型后,这种厚重的原始空首布已不再适应交流使用,故大多被回炉重铸。

 

      人类在原始时代之后,由物物交换到利用货币这个媒介完成交易,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有过许多尝试和漫长的演变,最后才将货币的一些基本特殊要素确定在某种商品上。青铜铸币从最原始的形状,到形制基本成熟稳定下来,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过程。在黄河流域的农耕地区,从原始的青铜工具铲演变成空首布再到实首布,后来又逐渐把金属铸币规范化,这种货币形式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性,任何其他文明都无法与之相比。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